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恋恋庐山的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年少时百览群书,如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诸子百家等等,并且喜爱剑术。才16岁左右,就常去戴天山的道观,和道士谈论道经。李白性喜隐居山林,求仙学道,曾经和一位隐者隐居岷山多年,潜心学道,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后来诗人也不时出外漫游,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在金陵认识了一个皇家御用道士司马承祯,双方一见如故,相互深深赏识。道士见到器宇轩昂、气质非凡的李白,十分欣赏,及至读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连连,用道家最高的赞誉赞美他具有“仙风道骨”,使得李白高兴不已,遂写下了《大鹏遇希有鸟赋》,开始他的有如鹏程万里的飞翔,去追求道家中的一个永生不朽的世界。

话说李白和来自家乡-四川(蜀)的友人,一同从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在洞庭湖泛舟时,友人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伏在亡友身上大哭,把友人暂时葬在洞庭湖边,自己继续未完的行程,打算回头再把友人尸骨带回家乡。李白继续南下东游,生平首次登上了庐山。

李白对庐山好像情有独钟,一生中至少有5次游庐山的记录。公元748年,李白48岁,春天在金陵踏青,夏天到扬州消署,秋天游览霍山(安徽省),一直玩到冬至,再度重临庐山看雪景。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他不喜欢去应征考试以求得官职,自己的才华应该留待伯乐来赏识。于是天天在等,年复一年,每日的生活,就是游山玩水、结交朋友、饮酒作乐、论道写诗弄剑。到了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等到一个被推荐的机会,唐玄宗把他征召入京,命为翰林院供奉,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

初时李白工作得非常愉快,有皇帝赏识自己,就可以大有机会舒展才华,发挥自己的政治理念。可是渐渐发觉事实原来不是那么完美,皇帝身边专横骄纵的朋党甚多,猜忌妒恨、闲言闲语围绕四周,强烈的压抑感让李白有透不过气的感觉。对那些靠攀群带关系的高官势要发出强烈的鄙视,厌恶封建等级制度,他渴望个性的自由解放,于是纵酒狂歌、寻仙学道,采取了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诗歌中批评嘲笑庸俗迂腐的权贵,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岂知放浪形骸的行为也遭同僚诋毁,正当诗人打算辞官时,却被赐金归还,也就是老板发了一笔遣散费,然后抢先把李白给解雇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第二年的春天,李白和妻子宗氏由北往南,经安徽宣城一带,最后又上了庐山。第三次重回庐山,李白已经有五十多岁,眼见五老峰东侧那山峦连绵的九叠屏,也称屏风叠,诗人就在山中的僻静幽谷暂时住下避乱,筑有“ 太白读书堂 ”。庐山秀美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一篇《望庐山五老峰》,写下了诗人以五老和云松为伴,在庐山避居下来的心境。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玄宗的第16个儿子永王李璘,起兵反击叛军,大军过浔阳时,李璘3次派人上庐山请李白下山当他的幕僚。本来已经打算安居在庐山的李白,由于仍然怀有退隐与济世的矛盾思想,始终未能放下,还以为这次又有用武之地了,於是兴致勃勃下山效忠永王。
不久,太子李亨眼见“ 安使之乱” 即将平息,怕永王李璘会趁机和他争夺皇位,竟诬指李璘军为叛军。李氏兄弟内战,李璘兵败,李白因“ 附逆” 之罪,被判流放到荒凉落后的贵州和四川一带。

离开浔阳第二年,沿长江西行,到白帝城时巧遇大赦,李白庆幸得以释放。到达江陵后,诗人就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到浔阳,李白又再次登上庐山,60岁的李白,虽然已是迟暮之年,贫病交加,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横空飘逸的才气依旧不减当年,尽管自己的遭遇是那么的不幸,一旦面对庐山那气象万千的奇景,诗人的豪情刹时又回来了,《望庐山瀑布》这首凤景诗,除了描绘庐山瀑布的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此次在庐山逗留的时间不是很久,很快就下山,却没想到这竟然是他最后的一次登上庐山。晚年的诗人在江南一带漂泊,在宣城和金陵两地之间,往来了有两年的时间,都是投靠别人来生活。当得知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他也准备追随去从军杀敌,谁知中途生病,唯有放弃而折返。在金陵,由于生活窘迫,李白去安徽投靠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与世长辞,终年62岁。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8 条评论:

  1. 李白恋不恋庐山俺不知道,不过俺却知道妮妮非常恋庐山,因为一连6、7篇都是写的庐山!^^

    政治的肮脏,古今皆同,如果无法同流合污,就无法在“政潭”里浸泡下去。政治容不得忠直,没有狡猾的心思,很容易栽倒在政治中。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也爱酒。传说他是喝醉后,走下湖中捞月淹死的。

    对了,有李白那首《临终歌》吗?

    回复删除
  2. 山城客,
    说起来也是哦,怎么那个庐山酱多垃垃杂杂,又文学又宗教又政治,看到眼花撩乱,很新奇,很有趣!
    不知为啥,去到庐山,那里凉爽的空气,加上摩登的环境,使我即刻就有留下庐山的念头。以往停留其他的地方,就绝对没有过这想法,就算纽西兰南岛多么美,也不会让我有留下的冲动,哈哈哈~~~~~也许前世曾在庐山待过吧!

    李白的死有3个版本,醉死、病死、溺死;他酱穷,人又老,钱又无,满腔闷气、满腹怨气,不病才怪呢?

    回复删除
  3. 谢谢妮妮。

    “中天摧兮力不济”的中天,指的是朝廷吧?可能是遇到朝代动荡的时期,他感于自己没有能力去扶助?

    第二句的是“余凤”还是“余风”?我在谷歌里搜索了一下,看到写的是“余风”,不知哪个才是。

    这首也等于是一代诗人的绝笔诗了,感慨良多啊。李白虽在官场不得志,但他是唐代众多诗人中,名列首位的诗仙,在诗的方面是造诣最高的。

    回复删除
  4. 山城客,
    译文如下:
    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
    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
    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李白最喜欢把“大鹏”当着他心目中的英雄,25岁时,他心怀大志,就写了那首《大鹏遇希有鸟赋》。到了年老体弱,什么大志都完蛋了,他觉得自己这只大鹏已经无力再飞,所以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say goodbye liao!

    《临终歌》是李白的长歌当哭,也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他有远大的理想,还非常执着,追求了一生,寻寻觅觅,可惜始终不得志。

    回复删除
  5. 山城客,

    中天=半空
    余凤=遗风
    挂= 喻腐朽势力阻挠
    仲尼=鲁国抓一条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世道将乱,遂大哭。

    回复删除
  6. 原来李白到过庐山那么多次啊!
    你讲的那么多首诗,我只看过2首~~

    回复删除
  7. londoncalling,
    啊?你也有看过2首,很好哦!
    which are the 2 poems?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