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千年的梅关古道,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里,却穿越了历史的千年风雨,沉淀了世世代代的文明,妨如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长廊。
话说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爱吃荔枝,广东的荔枝新鲜采下就立即经由梅关古道,快马加鞭传递到京城去。《新唐书、玄宗贵妃杨氏传》写道:“ 妃嗜荔枝必欲先致之,乃置驿传送,在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因此后来就有了杜牧所写的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岭南从秦朝开始,就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到了唐宋年间,无论官员以及贵族,遭遇贬谪,也是常被贬到岭南地区。不少有识之士因罪流放岭南,当他们经过梅关古道时,眼前的古道、虬松、岭梅、心中的家国天下事,触景生情,禁不住怆然而涕下。
《度大庾岭》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朝廷发配岭南,途经大庾岭(梅岭)时所写。
“度岭方辞国,停轺(yao)一望家。
魂随南翥(zhu)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ji),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由於岭南地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远离整个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简直就是鸟不生蛋、不毛之地。唐朝统治者通常把犯重罪的官员流放到岭南的桂州、柳州、雷州、环州等州郡。
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诗人来到“ 华夷” 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料,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 停轺一望家”,岂能不 “ 泪尽北枝花” 呢!?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宋哲宗病逝,六十五岁的苏东坡才遇赦北还,与儿子苏过从海南岛儋州乘一叶扁舟渡过琼州海峡。过赣北行,途中走到梅岭上,於一小村店少憩,有一老翁出来问随从:“ 这个当官的是谁? ”
从者答:“ 苏尚书。”
老翁说:“ 是苏子儋吗?”
答曰“ 是。”
“ 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
东坡微笑谢之,题了首诗於墙壁,《赠岭上老人》:
“ 鹤骨霜髯心已灰,
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
曾见南迁几个回?”
“问一声老人家,你一直住在大庾岭,可曾见过有几个被贬的人回来呢?”
透过诗句,诗人虽获赦,在庆幸中却包含了太多的苦涩。
公元1279年(帝昺祥兴二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於五月四日出大庾岭,至南安军,正跨越大庾岭(梅岭),心情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押送文天祥往大都受申的兵丁征衣被濡湿了,此刻,一阵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南安军》:
“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大义凛然,绝定饿死殉国,在狱中坚持斗争了三年多,后於柴市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