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昆明市大约78公里, 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在路南广达4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到上百亩不等。
大约在3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岩石都突出了地面。
2百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经年累月的风雨剥蚀,遂形成现在这种千资百态的石林。石林地区,奇峰怪石,平地挺起,有的矗立如林,有的峻拔如墙,有的石峰高达三四十米,有的却仅有几米的高度而已。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
石林地区拥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也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
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喀斯特岩溶地貌而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根据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为最典型,凡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如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和众多的湖泊等等,这些现象总称为喀斯特地貌。
在奇型怪状的石柱间穿梭,在石梯上爬上又爬下,也有点担心头顶上那块石杵会不会随时砸下来?
景区内有石林崖画, 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以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
这里的撒尼姑娘都叫阿诗玛,撒尼小伙子叫阿黑哥。昆明石林的传说,离不开阿诗玛,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以她传奇性的故事而化作世人心目中的美神,成为美丽、善良、纯洁、自由、勇敢、正直、智慧的象征。
从前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叫做阿诗玛,长大的姑娘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在一年的火把节中,阿诗玛向勇敢智慧的小伙子阿黑许下终身,立誓不嫁他人。一天,阿诗玛上市集,被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要强娶阿诗玛。乘着阿黑赶羊到很远的地方去放牧,把阿诗玛抢回家,软硬兼施,阿诗玛死不服从,遂被打得遍体鳞伤,关进黑牢。
阿黑排除万难,把阿诗玛救出,热布巴拉父子带着家丁,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趁山洪暴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开放水。在十二崖子脚下,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洪水滚滚而来,阿诗玛被卷进漩涡,阿黑只听到阿诗玛喊了声"阿黑哥来救我",就再也无声无息了。后来,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和回声神,人们在石崖子下,对着石峰上的阿诗玛弹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也会应和着弦音、悠扬笛声,唱起山歌。
阿诗玛的动人故事,是一朵瑰丽的彝族文化奇葩,在撒尼人的口中,一代一代的传唱着,千百年过去了,依然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召唤着世人对美神的爱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