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从贵阳回程的班机被安排在下午,早餐后还有空闲时间,地陪小周说要带咱们去黔灵山公园走走。黔灵山公园位於贵阳市中心的云岩区枣山路,一路走来,只见沿途商店林立,店前也有许多小贩在摆摊,虽然当天并非假日,街道上却是车水马龙,人行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小周说:这里每天都是这般热闹的。
自2024年1月1日起,黔灵山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据说以前是需要5元门票的。黔灵山公园是全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园之一,面积6000亩,黔灵山的最高峰大罗岭、海拔1396米,黔灵山脉是贵阳老城西北的一座山脉。目前黔灵山脉基本被贵阳市区所包围,也成了贵阳老城区和新区的分界线,除了黔灵山公园,这里还建设了鹿冲关森林公园、云贵山山体公园等城市公园。
黔灵山原名“ 大罗岭” ,山中有几口古老的泉水,分别是圣泉、檀泉、白象泉、月亮井。圣泉的历史最悠久,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 1375年——1414年),被封为镇远侯的贵州总兵官顾成登山游玩并发现山中圣泉。
志文云:圣泉在治城西五里,水自山麓涌出,消长不一。镇远侯顾成甃(zhou)石为池,覆以亭,池中置一石鼓,以验消长。其流溉田数百亩。亭侧有观音堂,郡人岁时游观焉。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和尚云游至此,见大罗岭南众山之间有块平地,那是山脚苗寨大罗木寨民罗氏的祖地。赤松向罗氏化缘求捐,就在大罗岭下结茅庵,取名“ 黔灵山寺”。黔灵意为贵州之灵山,也可以说,这座山是因为有了黔灵山寺才得名,后来,赤松和尚将黔灵山寺改名“弘福寺”。
民国时期,弘福寺成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果瑶法师於弘福寺创建贵州佛学院。民国时期的贵阳市政府把黔灵山脉作为保育林区,避免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黔灵山逐渐被建设成一个大型游览公园。1954年贵阳市政府在黔灵后山筑坝拦大罗溪水建造人工湖,湖水面积28公顷,取名黔灵湖。1956年,黔灵湖畔建“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1957年黔灵山风景区改建为黔灵公园,并对外开放。
跟着当地老百姓排队入园后,触目所及,公园里人头攒动、热闹得像集市,仿佛整个贵阳的人都聚集在这里,每个人都要在这里找到一片属於自己的天地。有打牌的、下棋的、做早操的、跳着华尔兹的、打太极拳的、在石板地上练书法的民间高手、唱歌吹奏乐器等等等等;給人的感觉就是:贵阳的老百姓生活得可滋润呢!
黔灵山公园有个景点名为麒麟洞,原名白衣庵,本为尼姑修行之地。西安事变后,蒋光头先把张学良幽禁在贵州息峰集中营,后於1941年转移到麒麟洞。1949年,杨虎城将军也被转移到麒麟洞一段时间,总共被关押12年。国民党弃守重庆前夕,蒋光头下令把杨虎城及其幼子幼女,加上秘书宋绮云和家人全部杀害,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如今,麒麟洞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灵山的景区特色之一就是——猴子,地陪小周也叮嘱咱们在公园里逛不要手挽塑料袋,也不要打开hand bag找东西,免得那些猴哥以为两脚兽的袋子里有食物冲上来抢。
据说上世纪80年代,大约有30只圈养的猴子逃出笼子,跑到黔灵山生存繁衍,因时常与人接触,猴群逐渐变为半野生种群。到了2020年,黔灵山的猴子已突破1200只。如今,许多游客来黔灵山就是为了看猕猴嬉戏。
1958年,黔灵山建设了一个动物园,经过20年的发展,拥有华南虎、金丝猴、金钱豹等等上70多个品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资金问题,导致动物园没落。直到2012年后,贵阳出资千万打造了黔灵山动物园,游客才再次在黔灵山看到大熊猫、白虎、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驼鸟等动物。
海浜
星宝
可惜咱们要赶着去机场,错失了去看看黔灵山公园里熊猫馆的大熊猫海浜和星宝。星宝於201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出生,4岁时回到家乡成都,5岁来到黔灵山公园。海浜是旅日大熊猫的后代,已经14岁,据说在日本没有被善代,幸亏来到贵阳后被照顾得很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