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星期四

《春、江、花、月、夜》(1)

 


明代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李攀龙编辑《古今诗册》时,从浩如烟海的唐人作品中,发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攀龙如获至宝,将此佳作收录在《古今诗册》中;此后,又有多位明代诗论家陆续捧场,有了明人的大力推荐,清朝人顺水推舟,清初所有重要的唐诗选本皆收录此诗,大家盛赞好评不绝,张若虚与其《春· 江· 花· 月· 夜》沉寂历经了三个朝代以后方破茧而出,终於得到世人的赏识。

虽然张若虚也是唐代诗人,相较於李白杜甫等,张若虚却是寂寂无闻的。有关他生平的介绍仅得两处,一是在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不多不少刚好二十六个字:

“张若虚,扬州人,兖(yan)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另一处在《旧唐书.艺文志. 贺志章传》中,字数更少,仅得六个字,还是介绍贺知章时附带的:“若虚,兖州兵曹”。

从唐朝到元朝,张若虚和他的《春· 江· 花· 月· 夜》被冷落埋没了好几百年。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萃》《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完全找不到张若虚的诗作;就连由唐代至明代的二十多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

北宋著名文学家郭茂倩当年曾经收录《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在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而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诗的本子幸存其中。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所编校的《全唐诗》中,其中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者二千二百多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而张若虚的诗只存二首,《代答归梦还 》以及《春江花月夜》。往后,《春· 江· 花· 月· 夜》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张若虚被誉为唐朝一位惊才绝艳的诗人,一首《春· 江· 花· 月· 夜》,被文人评价:“孤篇压全唐”。

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kai)运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中华民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更评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大约一千三百多年前,有个名叫张若虚的江南书生,写了篇题为《春·江·花· 月· 夜》的歌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a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俳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九段,共三十六句,四句一韵,九次转韵,文辞优美,结构严谨,字句雕琢,回环相扣(月升~花开~春临~春逝~花败~月落)。

待续


2022年8月14日星期日

《天香. 龙涎香》(2)

 


再来看朱彝尊写的《天香.龙涎香》:

泓下吟残,波中焰后,珠宫不锁痴睡。沫卷盘涡,腥垂尺木,采入蜒船鲛市。南蕃新谱,和六一丹泥分制。裹向罗囊未许,携归金奁(lian)先试。

炎天最饶凉思,井华浇帛铺澄水。百沸凉膏,嘘作半窗云气。麝(she)火温黁(nun)欲陷,又折入犀帷袅难起。螺甲重挑,茶烟较细。

开头也是在描述那好像一条龙的抹香鲸,然后龙涎被采了,拿到市上去卖了。按照香谱的做法,涂以六一泥(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一种泥)封起来熏制。制好了点一点试试。

夏天时凉快的方法除了以井水浇涤,用澄水帛之外,那就是点龙涎香。龙涎香气能使人的心静下来,心静自然凉,可以消暑热。

“澄水帛”为唐同昌公主用以消暑热之帛;根据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醮之,挂於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纊。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鑑,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龙涎香点了以后,烟雾漫开如云气一般。点着点着,火有点灭下去,烟也没那么旺,绕来绕去绕到帐顶却绕不上去了。以螺甲重挑,火稍为旺一点,一缕轻烟又往上飘了。


一部《乐府补题》,让朱彝尊从中借鉴了咏物词的高雅而隐曲的外壳,在实际创作中却把寄托深远的精神内核完全抽去。朱彝尊这种写法,在康熙政权的年代,竟然赢得清王朝和知识分子双方面的认可,让清代的统治者的文化整饬(chi)政策与汉族文人们的复杂心态,在一种“醇雅”的审美价值上达成了微妙的默契。

清统治者当然不希望汉人继续怀念他们的故国,而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当官身为贰臣的汉人,内心里的愧疚感,可以通过藉由《乐府补题》的创作方式来宣泄来赎罪,同时避免踩到文字狱那条红线,在这方面,朱彝尊可以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种“醇雅”的理论主张是朱彝尊在填词后期、开宗立派所创导的新词风,亦迎合了当时的时局,於是大家都来学朱彝尊写咏物词,朱彝尊的词名和以他为盟主的浙西词派,霎时红红火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