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纵容恶,也别觉得事不关己。不屈于恶的淫威,整个环境才会变好,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更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有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但绝不能扭曲如蛆虫。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
2020 = CMCO
转眼一年又将逝,2020 最堪苦;
年初冠病从空降,政客阴谋夺权忙。
空窗期间无监管,病毒伺机大传播;
后门真腐无计施,行管令下把民困。
十四天又十四天,MCO 再 MCO;
百业萧条无生计,民生疾苦倍加愁。
盼得疫情稍放缓,CMCO 续加持;
后门真腐贪无厌,策划夺权沙巴州。
一场大选监管松,政客再把病毒传;
RMCO 没待久,CMCO 重实施。
后门真腐为保位,频频欲施戒严令;
人民艰苦俱漠视,朋党利益为至上。
雪上加霜苦更苦,劣政更比病毒恶;
CMCO 仍磋砣,借问苍天何时了?
注:MCO = Movement Control Order 行动管制令
CMCO = 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 有条件行动管制令
RMCO = 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 复原行动管制令
2020年11月6日星期五
高句丽 Gaugouli
集安市属於吉林省通化市,位於吉林省东南部,朝鲜就在鸭绿江对岸。导游小杨说她娘家就住集安,朝鲜战争期间,集安的居民天天都被震耳欲聋的炮弹声弄得魂不守舍,心惊胆颤就怕老美何时也把一个炸弹丢到集安来了。
高句丽又是啥东东呢?光看这个名称的确令人很好奇。撑了把漂亮黑色蕾丝阳伞的导览员,讲解时,嘴里一直念着高句丽 Gaogouli,啊!原来不是念 Gaojuli 的呐!
集安的高gou丽遗址包括有国内城、丸都山城、14座王陵、26座贵族墓,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好太王碑》、《三国史记》及中国《二十四史》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族内部斗争,扶余王子朱蒙被迫南奔, 建立高句丽国,立都紇(he)升骨城,亦即如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
扶余人为汉朝至唐朝时期,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而高gou丽人民主要是濊貘(wei mo) 、扶余人和汉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mo he) 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如今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安顿长达400多年。东汉建立后,高gou丽不断吞并周边的疆土,逐渐强大。魏晋南北朝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给了高句丽一个大好机会,趁机扩张势力。公元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简直是进入了全盛时期,控制了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以及大部分朝鲜半岛领域。公元427年,高句丽第3次迁都平壤。
其实,早在4世纪,高句丽小兽林王在一系列的改革基础上,高gou 丽在人口、经济、文化、组织能力、军队战斗力等方面有了强大发展,严然成为东北的霸主,又占据了辽东,对中原形成了长期的威胁。
公元590年,高句丽平原王多次小规模袭击隋朝辽东地区,当时的隋文帝杨坚气得致书教训平原王。平原王倒是害怕连忙上书请罪,杨坚也不再追究。
过没几年,叫做高元的做了高句丽王,公元598年高元率万余骑兵攻打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任命将军率3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并下诏黜除高元官爵。高元吓得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把自己比作隋朝辽东的一坨米田共。
公元624年唐朝初立,唐高宗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在隋初和唐初,高句丽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属国。到了公元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并与突厥联盟。
高gou 丽割据辽东的野心不断膨胀,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是潜在的大隐患。从杨坚开始,之后的帝王皆尤其重视这隐患,誓要把隐患铲除。
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就奏告隋炀帝:高丽之地,原本就是周朝时分给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的封地。汉朝时设有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个郡,晋朝时辽东亦是中原王朝的统治地。如今高句丽竟然侵占这些地方, 实在该打!
突厥对中原也是虎视耽耽,多次袭击边陲地方,杀戮掠夺,作为中原王朝的死敌,大战亦是难以避免之事。而高句丽竟然和突厥结盟,摆明是要向中原挑战。
隋唐两朝跨度70年,历时四代帝王,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平定高句丽。隋唐对高gou丽的战争,是恢复中原失地,而高句丽在中国东北建立霸权,是对中原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要攻打高句丽。
公元668年9月,唐朝名将薛仁贵抵达平壤城下,会合其他将军,对平壤发动总攻。唐军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才终於给高句丽王朝划上句号。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九皇爷也寂寞
疫情反弹,行管令,复施枷锁。九皇诞,车马稀落,一切从简。
酬神戏与过火坑,歌团游行俱取消。红龟包,勉强摆上桌,冷清清。
病毒慌,何时灭?政治战,何时休?经济再停摆,民生疾苦。
今年虽然激情少,信众热情依然在。九皇爷,亦感慨万端,空嗟叹。
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
不一样的中秋节
(番薯邦)
中秋佳节至,冠病仍嚣张;月饼灯笼和柚子,行情显冷淡。
确诊人数飙,亲人两地隔;人到佳节盼团圆,心有戚戚焉。
(神州大地)
中秋佳节至,适逢国庆日;天安广场升旗礼,万众乐欢腾。
国歌响云霄,同庆双节日;红旗飘扬颂昌盛,幸福人人羡。
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沙巴,对不起!
沙巴石油木材盛,收益全归联邦取。
五十七年没改变,贫穷贫穷更贫穷。
沙巴各族最融洽,宗教理解互相融。
千载难逢好时机,改变政权驱污桶。
“ 沙巴人民的沙巴”,可惜有人没听懂。
“捍卫权益与尊严”,可惜有人挺懵懂。
“沙巴人民大团结”,可惜有人在梦中。
沙巴的偏远地区,可能民智仍浑沌。
错误讯息加恐惧,选票被骗入瓮中。
薇薇奥娜对不起,网络得爬树上寻。
孬官豪宅建泳池,甘邦村民缺水电。
沙巴人民太单纯,逆来顺受苦上苦。
沙巴汉失守沙巴,神山亦为之叹息。
2020年9月16日星期三
疫情下的9.16
9.16,疫情同行,马来西亚日,五味杂陈。
沙巴州选举,风起云涌。政客拼力互博斗,青蛙伺机跳。
喧嚣中,政治拔河,看鹿死谁手。
涛涛江水突暴涨,拉让江,被感染而咆哮。
9.16, 走过57个年头,东西马,神态各异。
9.16,跨种族宗教,跨地域,共同关怀,爱马来西亚。
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
爬树考试的薇薇奥娜
沙巴的偏远地区,生活条件多贫乏,行管期间上网课,网络讯号无处寻。
古代有“囊萤影雪”,现代有“爬树考试”,勤学苦读的女生,充满勇气与决心。
走一段长长的路,找有讯号的小山,搭盖一间小茅舍,准备功课和考试。
一场狂风夹暴雨,茅屋塌剩泥和草,明日的网上考试,叫女生如何应对?
勇敢的薇薇奥娜,即爬果树搭蚊帐,夜宿树上睡一晚,明早树上上网考。
坚韧克苦的精神,克服环境的挑战,积极的生命教材,激励所有大马人。
偏有后门两孬官,资质低劣无人格,网上霸凌责女生,撒谎博取点击率。
孬官蠢举犯众怒,齐声炮轰兼起底,暴出官员骗学历,贻笑大方促请辞。
傲慢孬官不知耻,不务正业光瞎掰,小人之卑劣想法,推测君子之心思。
注:“囊萤影雪”,古代民间传说故事。
晋代车胤家贫缺灯油,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袋内,以萤光照明书本, 夜以继日苦读。
又晋朝人孙康家贫,白天干活,晚上没油灯,为了要把借来的书读完归还人家,有次冬天下大雪,他发现借着雪地里反射的光线,可以把书上的字看得清楚。此后每遇下雪,就算天寒地冻,孙康也躺在雪地里读书。
2020年9月4日星期五
啊,猫山王!
猫山王,娇小玲珑,名声大噪。果农三代垦荒,辛苦培育成长。
Musang King ,金黄色果肉,苦带甜,滑如奶油。
毛生王,让众生垂涎,令老饕疯狂。
不幸,奸商虎视耽耽,猫山王,成官商勾结,必抢囊中物。
嗟弱势果农,何以抗争?无地农业,悲农民,任由欺凌屠宰。
毕生心血今遭劫,悲难诉,呼天不应,愤难泄,叫地亦不灵。
无奈何,玉石俱焚,猫山王,是否要变猫山亡???
2020年8月31日星期一
又是独立纪念日
国家独立,转眼走过了六十三年。“ 默迪卡”藏在心底,激情早已泄掉。
冠病肆虐,行动管制,经济受重创。政党互斗,典当国民利益。
世界乱七八糟,前路茫茫,将何去何从?
一次次面临选择,一次次面对分岔,道德良知,正义清廉,如海底捞针。
也应惊问,国运何时转佳???
2020年8月22日星期六
茶卡盐湖
在古代,食盐的来源可分为三种:海水、岩盐和盐湖。那些居住在海边的居民可以直接以海水煮盐,然后把成品与内陆居民交换粮食。
传说炎帝时,民众被教导“煮海为盐”,后经福建考古发掘出土的煮盐工具,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海水煮盐。到了明朝永乐年(1403-1424年),有文字记载当时人们制盐工艺已发展到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海盐了。而在内陆交通不便的地方,譬如四川等地,岩盐就成了唯一的来源。对於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生存的羌族人来说,获取盐产的地方就是盐湖。
青海最重要的盐湖区都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内,此处周边被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全面围合。进入盆地的水气被高山阻挡,由於降水量非常有限,既使加上融雪亦不足以冲出山坳,最终形成了中国最著名的内流区之一 ~~柴达木内流区。
茶卡盐湖位於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柴达木盆地的最东端,南面有鄂拉山,北面为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由於板块运动(plate motions) ,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许多盐湖,茶卡盐湖即其中之一。茶卡盐湖湖面海拔3100米,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盐储量4.48亿吨,为中国十分难得的天然“绿色食用盐宝库”,据悉盐产量可供全国人民使用大约75年。
茶卡盐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亦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俺一向只知道有卤水汁、卤水豆腐、卤水蛋、卤水花生、卤水鸡腿鸭腿、卤水鸭舌等等等等, 卤水湖究竟是啥东东呢? 原来卤水湖是盐湖中常年保持有一层深度不大、矿化度很高呈饱和状态盐类溶液的湖水,下面为各种结晶盐类的湖泊。
大约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学会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 仙海指的是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开始,官方进行大规模开采盐湖,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更设立了所谓的丹噶尔厅盐局,似模似样有条序的经营管理起茶卡盐来了。
茶卡湖区年降雨量小,注入湖中的水量也不多,加上蒸发强烈,因此含盐量极高,盐晶呈青蓝色,那是含有矿物质的原故,所以茶卡盐湖盛产“大青盐”而闻名。
想到上世纪50年代在茶卡盐厂开采盐湖的工人,工作辛苦,生活条件差,随时可能患高山症,拿着仅有的四大工具:铁锹、耙子、铁钻、铁漏勺,就如此人工采挖、手推、骆驼运,每 天能挖到5、6吨盐。到了70年代,茶卡盐厂设计制造出吸式采盐船。当年曾经采盐的运输工具,如今成了景区载游人环湖的小火车。到了90年代,茶卡盐湖采盐已全部机械化,船采船运,年产量达百万吨。2016年,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此每年有上万名游客来茶卡盐湖游览,除了拍上美照,同时也带走茶卡的湖盐。
茶卡盐湖面积空旷、地势平坦,湖面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镜子,被称为中国的 “天空之镜” ;景区内亦有不少户外大型盐雕。
茶卡盐风吹作片,青藏烈日晒成垛,
盐湖雪峰相辉映,湖水长天同一色。
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
清海湖
面积大约72万平方公里的清海省,为中国第4大省区。这里4/5以上的地区皆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气温低,降水少,气温日差大。 人类要生存在这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幸亏获得上天赐予一种富集的资源——水,竟让青海的样貌完全被改变了。
青海省高原山地广布,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被冰雪冰川覆盖。青海的大河大湖,黄河上游与青海湖最著名。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就在青海,由此奔涌而出的卡日曲、沱沱河、扎曲等众多源流。往黄河上游追溯,明显的有扎陵湖以及鄂陵湖,两湖的上游还有更远更远的河流。
於此,黄河不浑青海静,远处源头待寻觅。
据知青海省内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多达271条,有的像黄河及其支流如湟水河、大通河等,在高原之上浸润出一条又一条河谷沃野;有的如布哈河、沙柳河、倒淌河等,涌入青海湖庞大的湖盆之中,形成浩淼的波澜。而周边高山上的水源聚集起来则形成了浩瀚的青海湖。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咸水湖),面积达4583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 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大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为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为橡皮山,四座大山海拔3600~5000米之间。
西宁市距离青海湖景区大概152公里,离开塔尔寺,即奔青海湖。途中导游李前进让我看他朋友传过来的视频,日月山周边正在下大雪!
日月山坐落在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时值10月初旬,在青藏高原,已是大雪纷飞的季节了。
正暗忖待下在如此恶劣天气下,青海湖景区游是否要泡汤了?后面的一众团员却为车窗外的飘雪齐声欢呼鼓掌。旅巴停在倒淌河附近油站加油,像柳絮般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大伙顶着寒风冒着被落雪为水的大片大片雪花弄湿,兴奋的迫不及待跳下车迎向风雪中。
倒淌河发源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
,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故名倒淌河,也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支流。
“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往西流。”
其实倒淌河本来也是一条东流的河,最初它与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来由於地壳变动,日月山隆起,被迫转折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雪越下越大,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远处的大山,白雪覆盖在其起伏的曲线上,山峰峡谷、田野村庄以及连绵的大草原,整个世界被装饰得一片银白。
进入青海湖景区时,雪停了,雪后的大地,有如盖上了洁白的羊毛毯。湖的四周皆广阔的草原,远望青海湖,就像一条蓝蓝的丝带。
青海湖一带最初属於卑禾羌(古代羌人部落之一)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有人称其为“仙海”。 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在湖畔眺望,银白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有如一匹无边无际的蓝色锦缎,它比大海还要蓝,比蓝天还要蓝, 亦如一块镶嵌在大地上巨大晶莹的蓝宝石。
在湖畔看着戏水的鱼鸥,不由想起唐代边疆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简译作:
清海湖上乌云布,连绵雪山皆暗淡,
边塞古城隔千里,遥远望向玉门关。
守边将士历百战,铠甲磨损志不移,
击退敌人若不成,誓不返乡见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