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星期一

杜甫草堂






别告诉我这条沟渠就是‘浣花溪’?




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因为逃避当时的‘安史之乱’,带着家人来到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旁,建了一所茅房暂住。 这就是杜甫在[怀锦水居止]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在这里,他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 曾被好友兼知音严武力邀,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又被称做杜工部。

杜甫在草堂时期的作品之一: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杜甫只得携家人告别成都。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就不存在;而五代诗人韦庄找到草堂的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过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尤其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的两次大规模重修,令杜甫草堂有了一个基本的格局,后来逐渐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

我们都知道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还被后人称他为诗圣。可是,这位诗圣在当朝却不为世人所知,一生坎坷,空有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流落民间,历经安史之乱,看透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杜甫在59岁那年去世,多少年来,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就是他的死因。有说是病死,溺死,自沉于水而死,食物中毒而死,消化不良而死。最后,第5项则是公认比较可信,因为杜甫的死和饥饿明显是有关连的。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10 条评论:

  1. 杜甫這樣死,不值呀!

    回复删除
  2. 杜甫的草堂现在看来,还有几分的清幽,在还没有被后人有意地构建前,应该比现在更幽美吧?
    李白杜甫这两位同个朝代的伟大诗人,文学的影响力至今还是很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功力可谓不相伯仲。

    回复删除
  3. 杜甫的一生,縱然不堪。然而苦難瀝煉出來的詩作,卻也不朽。

    回复删除
  4. 阿卡臣,
    无计啦!可以讲系佢嘅命水咯!
    人地做官嘅就个个食到肥头塌耳,偏偏个杜甫就饿到瘦蜢蜢,你话几惨咧!

    回复删除
  5. 山城客,
    最好笑的就是在一个池塘里,不知那个笨蛋,竟然装置了很多假的朔胶荷花,不伦不类,杜甫草堂的文雅气质,给砸了!

    李白杜甫两人是老友记,尤其是当时年纪较轻的杜甫,对李白非常仰慕,两人曾经同游了不少名胜,常常守着一杯酒仔细讨论诗文。不久,杜甫要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南,两人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手,临别,李白赠杜甫一首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后,两人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

    回复删除
  6. 那杜甫的雕像是根据历史画像雕出来的吗?
    他本人看起来有点瘦哦。

    回复删除
  7. 巧思妈咪,
    诗人,思想情怀的触觉是特别敏锐的,生活上的遭遇越是曲折起伏,波澜膨湃,越能激发了诗人丰硕的创作灵感。
    于是,后人可以读到杜甫上千首具有沉郁特点诗歌风格的作品,包括了题材广泛,寄意深远,描述民间疾苦,抒发悲天悯人,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忧国忧民情怀等等。

    回复删除
  8. londoncalling,
    ええ、そですね!
    杜甫は、悲惨な人生にやった。体をやせおとろえた。
    杜甫是一名贫困交加的诗人,最初在长安,得不到任用,后来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困顿。
    他的时运不济,虽然满肚子墨水,却不大求上进。日子苦,但依然舍不得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不断向权贵投诗,以期引起他们的重视和任用。好不容易当了个参军,不到一个月,安禄山造反,要逃难,啥都没了。
    杜甫性格狂傲,随便得罪权贵,导至仕途碍滞。
    这个人也是自视清高,时常搞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有官做又嫌官小,还不愿干呢!
    当年有许多文人没钱了,都开馆授徒靠束脩度日,杜甫就是一心只想当官,却总不能如愿。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正因为经历过潦倒穷困,饥寒交逼的生活,杜甫才能够写出不少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最终被人称为诗圣。

    回复删除
  9. 一代诗圣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怜!

    回复删除
  10. 阿仙蒂,
    后人把杜甫当宝,当时的人却把杜甫当草。人家说时势造英雄,杜甫却在那个乱唐时代穷得要到处黏饮黏食,好像乞丐酱,恐怖!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