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寻根究底


虽然,苏三是打死也不会再踏足洪洞县,可是,到了21世纪,连住在海外的华人,也会找机会到山西省的洪洞县去寻根。

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流传着一首民谣: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首民谣,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亿万古槐的后裔,所魂萦梦牵的“根”,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於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故事。

清朝末年,有个在山东当官的景大启,当地人听他说来自洪洞,对他格外亲切,把他当自己人看待,有人还翻出族谱,说自己祖上也来自洪洞。景大启看了很感动,与另一个在山东当官,也是来自洪洞的刘子林商量,募资回乡修复古大槐树遗址,得到许多洪洞人纷纷支持。接下来,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和牌坊,牌坊横额两面刻有四首怀古诗,其中一首刻道: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
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景大启等人,编辑了一本《山西洪洞大槐树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出现着一股“寻根热”,“洪洞移民” 也随着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经过有关大量洪洞移民研究论著的考证,发现仅是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人口数量就已经非常庞大。

为何这么多人会从山西移民到其他地方呢?追根究底,这又得从元朝说起:
元朝统治中国89年,带给中国人民无穷无尽、超乎想象的巨大灾难。蒙古军入侵中原,北方人口不断往南逃,[蒙古军制,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由此可见,蒙古军所经之处,干的事情就是杀人放火和掠夺。

忽必烈在中国屠杀了1800万人,北方90%汉族平民几乎遭种族灭绝;四川的2千多万人口,被蒙古军屠杀后,剩下不足80万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有7000多万人口。

随后的瘟疫与饥荒,又导致大量人口消失;元朝政府曾经有20多年对黄河多次的缺口视若无睹,任由黄河中下游泛滥成灾,大片土地沦为沼泽,水灾使老百姓无处安生,很多地方人烟绝迹。水灾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废墟,良田变瘀泥,一穷二白的居民,往往被接踵而至的瘟疫夺走了生命。元朝后期的那些烂皇帝更是变本加厉,每天只会过着奢华靡烂的生活,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政府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统治者不断向人民征税,尤其对汉人特别残酷,掠夺他们的土地财产,更把他们当作奴隶。

“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 的悲惨局面,促使人民心中燃起了反抗的烈火,在水深火热之中苟延残喘的老百姓,愤然起义,红巾军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元朝政府多次因为镇压红巾军,曾经把多个村子的村民杀得没剩一个活口,如果怀疑其中某个姓氏的起义军,立刻就去把那些同姓的村民也全部杀掉。最后红巾军虽然失败,但农民军坚持斗争了13个年头,历经大小数百战,波及大半个中国,为后来推翻元朝起了绝大的影响力。

战乱后的20多年,朱元璋只见到他所统治的江山满目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有如鬼域的无人之地。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各地人口均衡,洪武年间,朱元璋实施移民政策,主要是从山西和浙江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

当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时,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的镇守将军扩廊帖木耳,骄勇善战,足智多谋,再加上那里群山峻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起义军多次进攻山西都不得成功。适逢山西在好些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当地人民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探听到那个地方没有打仗、没有水灾和瘟疫、人人不会饿肚子,立即争先恐后往那里逃去,导致山西人口剧增。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朝廷给移民拨发路费、安家费、置办农具的银两、到了当地,自己耕种的土地就归自己拥有,还免税三年。明朝时,洪洞是晋南最大、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县城。政府规定移民者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手续,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各地。

可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就算政府有补贴,还真没多少人愿意离乡别井,去遥远陌生的地方碰运气。官府没办法之下,有人献计,先张贴告示:“除了广济寺大槐树下的人可以留下,其他地方的人都得迁徙;而不愿迁的人也必需到大槐树向那里的官员求情。”



当成千上万人齐聚大槐树下的时候,大批官兵突然出现,把所有人团团包围起来,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押送上路。迁徙多是在农民秋收后,飒飒秋风之中,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乌鸦)叫得好像在悲哭,树叶凋落,大槐树上一个个老鹳窝特别起眼。移民拖男带女,怀着难舍的心情,边走边频频回头,好把故乡再看多几眼。越走越远,村子逐渐消失在视野中,而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老鹳窝,仍然隐约可见。
从山西洪洞县迁徙的移民,到了中原地方,人人都在自家门前种一棵槐树,以纪念自己的故乡。过了一代又一代,当有人问起家里的老人家,他们的祖先来自何处?有些不识字的老人,根本记不起自己的父祖说过啥,印象中就只有洪洞的大槐树和老鹳窝了。



一棵槐树可以活上二、三百年之久,据说上面图片那棵是第一代洪洞大槐树的根部。



只见有人排着队,向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槐树虔诚跪拜,不知道是否在向他们的祖先有所祷告?








2012年11月25日星期日

苏三与洪洞县

Image result for 梅葆玖苏三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唱起一段《苏三起解》,令京剧戏迷和票友们拍案叫绝。

故事叙述明朝名妓苏三,为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年幼时父母双亡,被人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花名玉堂春。天生丽质又聪明好学的苏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结识了官宦子弟王景隆,两人相恋,并立誓要同偕白首。不到一年,王景隆床头金尽,被老鸨赶出门去;苏三劝王景隆回家勤奋读书,必要上京考取功名。老鸨设计把苏三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与人私通,合谋毒死丈夫,诬告苏三,贿赂县官,把苏三严刑逼供,苦打成招,苏三被判死刑,监禁在死囚牢狱中。

王景隆进京后得知苏三被卖到山西,一心要到山西找苏三,考中进士后,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犯了死罪,即密访洪洞县,探知冤情,并下令押解所有涉案者到太原复审。解差崇公道,把苏三押解上路,从洪洞去太原途中,苏三向崇公道诉说自身的遭遇。

王景隆为避嫌疑,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沉冤得以昭雪,原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而苏三蒙难被丈夫救回的故事,确实发生在山西省洪洞县,直到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和王景隆的恩怨爱情故事,被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成《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话本小说《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至于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也把苏三的故事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

旅巴驶近临汾盆地的北端,导游小王的《苏三》故事也刚刚讲完了,清清喉咙,吊起嗓子也来一段《苏三起解》: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唱着唱着,咱们已经到了苏三最厌恶的洪洞县。
京剧《苏三起解》里有句唱词:“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
其实剧本里唱的本是洪洞县衙里没好人,渐渐被人们传成了“洪洞县里没好人”,把那个“衙”字给省掉了。可这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 搞到全国通传,人人皆知。人们常以此取笑洪洞县人,还把坏人集中的地方也叫“洪洞县”,使洪洞县老百姓尴尬极了。

洪洞县也常被写成洪桐县,明明是洪dong,为啥又念洪tong?原来山西话就是把dong念成tong,外省人听起来,“洪洞”就变成“洪桐”,在书写上,洪洞和洪桐就变得混淆不清了。



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超级大宅院 (2)


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一向居住在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由王实开始搬去静升村居住。由农耕到经商,人丁渐旺,加上后来有些子弟读书当官,遂成为了当地一大望族。



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分别于清朝康熙、乾隆和嘉庆年间,这时期做到五品至二品官的就有12人,还有那些受封的不知啥名堂的各种大夫之类,也有几十人之众。王家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茔,开设店铺、作坊之余,也不忘修桥筑路、蓄水开渠、办义学、赈灾济贫。




王家大院建在静升村的北山坡黄土高地,居高临下,背阴朝阳。后面的土坡一来可以挡风,二来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系统,不会缺水,也无水灾之患。正面则阳光充足,居高望远,田园漫漫,河水潺潺,四周群山连绵,层峦叠翠,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十八世纪以后,王氏家族逐渐衰败,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客观因素的影响,最主要是那些纨绔子弟日趋奢靡,把先祖勤俭创业的品德遗忘得一干二净。不事生产,不会守业,书也不念,只懂的拿钱去捐官;更有的是嫖饮赌吹,染上鸦片烟瘾,就算祖先留下金山银山,也被坐食山崩,就是有家财万贯,亦有如遭受狂风扫落叶般,全给王氏的不肖子弟败个清光了。





来到接近陕北地带,当然要看一看窑洞啦!本来叮嘱了旅行社,必定要在旅途中找个窑洞让咱们拍拍照,可是他们也不敢肯定。当俺在王家大院高高的城墙上逛来逛去,偶尔往左下方一瞥,哗!那些是啥东东?竟然全是俺的摄影目标——窑洞!




以陕北轩辕黄帝陵为标志的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土穴窑洞式建筑居住形式,最早就是发生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两岸的黄土高原上。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上面种有树木花草。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不破坏生态、经济又省钱。由于黄土高原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所以窑洞都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然后采取拱顶的方式以保证其稳固性。
窑洞沉积了古老黄土地深层文化,这里的人民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



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

超级大宅院


距离平遥古城大约35公里,来到灵石县的东面,这里有座更加誇张的大大大宅院,是太原王氏后裔——静升村王家,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打造的王家大院,总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如今,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所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以及王氏宗祠等,计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



连石级旁边居然也有这么精美的雕塑!





更何况是窗框、每间房外的墙壁、院子的间隔,纷纷以内涵丰富、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作为装饰,典雅实用又美观。



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除了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共同的书院、花园、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各院厅堂及居室,均依照尊卑贵贱分等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



据王家史料和现存实物考证,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嘉庆十六年,静升王氏家族的住宅,在这个村子里,由西向东,由低往高处不断延伸,越建越多,面积越修越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体,竟然比占地15万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宫还要大。
静升村共有五里长街、九沟八堡十八巷,而王家就占去五沟五巷五座城堡,半个村子就归他家了。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



房屋均依山就势而建,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是不是很誇张?好像走万里长城这样子来看两边的住宅!





待续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

逛平遥古城


离开了祁县的乔家大院,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毗邻的平遥县。平遥县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而平遥古城,就是吸引着中外旅客的焦点。古城历史悠久,在公元前827年的西周宣王时期,就已经开始建造。一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代县级城市,经历过明清的顶盛时期;可是到了1938年,东洋兵入侵平遥城,8年间、古城遭受日军烧杀掠抢,许多建筑被毁坏、或被改为军事设施。日军实施经济封锁政策,古城内商铺凋零,满目萧条。又加上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为破坏,至今,还能够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平遥古城,更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实是不幸中之大幸。



旧时的城墙,只是一座土夯的城垣,到了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城垣基础上重筑扩修,砌上砖块。接下来也进行多次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皇帝西巡路经平遥,地方官为了要欢迎皇帝,所以又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长6163米,墙高约有12米。




特别交待旅行社安排在古城里住宿一晚,这间属于平遥会馆的四合院,给人一种挺新鲜的感受。



还可以睡在炕上面,尝一尝古时北方人的生活习惯。
由于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南方人都睡竹床木床,上下悬空,让空气流通,那样既凉快、又不受潮。而北方天气寒冷,家家都会在房中置一铺大炕。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一个长方台来睡觉,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炕的边上通常会有个灶台,一面烧水,同时可以取暖;穷人家就在炕边灶台做饭,天冷时,一家大小全挤在炕上吃饭和睡觉。



徐继畬yu(1795-1873年)是晚清的一位爱国名臣、学者,山西忻州五台县人。历任广西和福建巡抚、闵浙总督、总理衙门大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为官清廉。徐继畬也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咸丰六年,他被聘为平遥超山书院山长,于教书之余,倾心写诗作文、从事学术研究。在教书的岁月里,把更多精力投入古代文化遗产的整理,曾撰写《两汉郡国今地考略》等。



在山西吃饭,只见餐桌上必有一小瓶醋,山西人喜欢把醋加在面条里吃,吃肉吃菜吃啥的,都往酱碟子里的醋沾去,或是干脆拿起醋瓶子,往自己碗里的食物淋上好几回。而山西老陈醋,具有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生产至今据说有3千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醋叫做醯xi,也称酢cu,《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见西周时期已有酿造食醋。晋阳(太原)是食醋的发源地,公元前八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醋坊遍布城乡。制醋食醋,是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话题,山西人喜吃杂粮面食,醋起到了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醋是山西人的必备食品,山西人也被戏称为“山西老醯”。

山西老陈醋是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酒),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真是不简单咧!



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晋商大宅

在中国历史上,随着数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商人队伍日益壮大,相对竞争也更为激烈。封建社会向来重士贬商,国家根本没有明文法律保护商人,加上一贯被民间以“奸商”歧视,到了这个时代,商人逐渐利用乡里、宗族关系联合相互支持和帮助,所以就有了商帮的产生。清朝年间,著名的十大商帮,山西省的晋商就排在第一位。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统治者为了防御退居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对中原的袭扰,从东起的鸭绿江到西面的嘉峪关,设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地处偏远的九边重镇,在后勤补给上比较困难,洪武帝和山西商人达成协议,由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山西商人则获得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官府把盐引(宋代取盐凭证,也称盐钞)给商人作为运粮的酬劳,商人把盐引拿到盐场去领盐,造成晋商垄断了盐的买卖市场。随着明朝这个“开中制”政策的实施,晋商由此得益而兴起。

到了清代,晋商已经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晋商不单止拥有驼帮,还有船帮和票号。
晋商在南方的福建、安徽、浙江一带购买茶山,同时收购茶叶加工成为砖茶,从陆路、水路运往各地分号,更销往蒙古以及俄罗斯一带。在铜的产量不足以铸币需求时,山西商人甚至组织船帮去东洋采办洋铜。



在票号产生之前,商人得随身携带着银両外出做买卖,在外地要把钱寄回家,也得顾镖局代为运送,费时费力。于是,山西商人就搞了一种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那就是票号,也叫票庄或汇兑庄。




汇兑事业越搞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多,吸收了很多热钱,当然也做起放高利贷的生意。由最初平遥县的第一间日升昌票号开始,其他山西商人也跟着投资钱庄生意,形成了著名的山西票号。



那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赚了大钱,纷纷购置大片土地,竞相打造气派非常的大院。于是,数百年后,在距离太原54公里的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里,咱们还有机会看到、清代其中一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大宅。乔家大院是一座封闭式城堡建筑群体,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达4175平方米。




细看每道门上的砖石木雕,除了工艺精湛,竟然没有一处的图案是重复相同的!





就连那些不起眼的烟囱,甚至于每一个烟囱都有不同的造型和雕刻,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建筑工艺水平,难怪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漫游太原

位于太行山西面的山西省,在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简称“晋”。山西,即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以及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境内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和长治六大盆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了隋朝,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太原成为第三大的城市。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占了领先的地位。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年之久。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都,太原这块地方,被认为是“龙脉”之所在,由此一直以来,为兵家常争之地。



晋祠位于距离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创建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了商国后,分封诸侯,把幼子叔虞封到唐地,也就是如今的山西境内,本来姓姬的叔虞就被称为唐叔虞。叔虞励精图治,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致使往后八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叔虞死后,其子燮(xie)继位,迁都于晋水之旁,改唐为晋国,所以唐叔虞即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立祠,以祭祀叔虞。





古人这种减柱营造法的建筑方式最是令人折服,宽大的大殿,内部没一根柱子,仅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围承托殿顶屋架,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四周的柱子微微内倾,制成“倾角”,四根角柱,明显生高,造成“生起”,如此既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柱上一周用斗拱承托着深远翼出的房檐,斗拱形制复杂多样,上檐与下檐伸缩有致,交相生辉。



                                   廊柱上的木质盘龙,栩栩如生。




山西的柳树长得好像特别高,特别好看,长长的柳枝,随风飘曳;唐朝诗人贺知章在
《咏柳》诗中写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春风吹拂下,柳树抽芽长叶,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枝碧绿的柳条。



        太好了,竟然在太原的晋祠,让俺有机会看到了金色的银杏树!难怪古人有诗所云:

                                           十分秋色无人顾,尽羡银杏满树金。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镶嵌在峭壁上的项链


抬头望望悬在半空的栈道,初时心理滴沽着不知有没能力可以爬上去,即然千山万水来到此地,不上白不上,硬起头皮,还是一步一步的慢慢走上去吧!
爬梯级时,最好是别望着上面那道陡直的石梯,那会给自己的意志力打折扣,尽量只看着眼前那几级石梯,心理没有威胁,爬完几级,喘口气,再继续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然上到天桥的一端去咯!



在天桥上行走可轻松多了;天桥离山顶约200余米,下离沟底300余米,长度也有300余米。如果在阴雨季节行走天桥之上,脚下雾气蒸腾,四周云雾翻滚,岂不是有腾云驾雾之感也!




                         其实也是很安全的嘛!



据史考,绵山天桥是由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王-石勒所建。公元274年,身为羯族的石勒,诞生于山西榆社北,二十岁时被官府贩卖为奴,因不堪奴役,与汲桑等人起义,被官府悬赏缉拿,于是流亡绵山,聚众反抗。
绵山山势险峻,山顶有平地,满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飞泻、藤萝倒挂,轻易可藏兵力上万。石勒择据绵山,以险列寨、坚甲精兵、四面弓弩、广积粮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从公元292到308年,石勒盘踞绵山有16年之久,在晋、兖、豫、陕招兵买马,加上八方游勇纷纷投奔,队伍逐渐壮大,到晋惠帝永嘉二年,旗下兵众已达五万以上。



绵山著名景点石寨遗址,就是1700多年以前,石勒的行营所在地。石寨依山而建,前方是万丈深渊,后方是沟壑纵横,无疑是道易守却难攻的天然屏障。石勒行营前方下面的绝壁上,就是如今咱们行走的空中栈道——天桥。




经过战火以及自然风化的侵蚀,原先的栈道早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咱们走得那般舒服的天桥,是在原址上重新复建的。




本然还想在栈道上待久一点,拍多点照片,好好继续欣赏居高临下的周遭景色,可是导游已经在下面喊咱们:“快点下来咯!” 加上几位脚力欠佳的团友,已经坐在下面等了好一段时间,不好意思,唯有依依不舍,快速离开这道有如镶嵌在峭壁之上的一串项链——绵山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