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朱彝尊与陈维松被并称清词三大家,亦有“康熙词坛三鼎足”之称。 在纳兰的汉人朋友中,顾贞观和朱彝尊皆被评为清代的顶尖词人。
朱彝尊出生於明崇桢二年(公元1629年),比纳兰性德年长二十六岁,两人初次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相晤在北京。结交之前,朱彝尊已凭《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这两部词集扬名於词坛。
年少时的朱彝尊聪慧过人,过目不忘,只要看过的书转眼即能背诵出来。他博古通今,擅长诗词,兼精於金石考证之学。康熙皇帝曾赐予“研经博物”之匾额;皇太子胤礽(yin reng) 更称朱彝尊为“海内第一读书人”。
朱彝尊的曾祖父朱国祚是明代大学士,后阉党专政,不肯自污而辞官回乡。
祖父朱大竞做过云南楚雄府知府,为官清廉,辞官回乡时,“力不能具舟楫”,行李“仅弊衣一簏而已”。
生父朱茂曙,天启初年诸生,行楷双绝,是一位精通书法绘画的才子;生母为晚明大书画家董其昌的外甥女唐氏。
大伯朱茂晖无子,朱彝尊过继到长房为嗣子。朱茂晖通经史之学,官至中书舍人,为明朝末年“复社” 的重要成员之一。
崇祯十四年(1641年),朱彝尊的家乡浙江偏逢大旱,飞蝗蔽天,灾情严重,朱家生活艰难,竟至断炊。
1644年,朱彝尊十六岁,这一年是甲申年,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史称“甲申国难”。 全国各地汉族对抗清军的入侵,导致发生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多次大型屠杀的报复惨烈事件。朱彝尊六叔祖朱大定率众抵抗清兵,城破时被俘,不屈而死。朱家不仅藏书几乎全部被毁於兵火,且家道一落千丈,陷於贫困。
隔年朱彝尊十七岁(顺治二年,1645年),到了适婚年龄,没钱娶妻,入赘到归安县(潮洲)儒学教谕冯镇鼎家,与其十五岁的长女冯福贞结婚。 冯镇鼎曾经和朱毅尊曾祖父做过邻居,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为避战乱,朱彝尊随岳父一家徙居练浦塘东之冯村,侍奉丈人兼授几个妻妹读书,尤其赏识当年只有十岁的三妹冯寿贞。
顺治六年,(1649年),二十一岁的朱彝尊,人生开始有了逆转。他结交了同乡如王翃、周筼、李良牛、沈进、李符等人,参加文学社团,并相互交游作诗。妻子冯福贞甚至把自己赔嫁的衣物拿去典当,好让朱彝尊可以请人吃饭喝酒。这时,朱彝尊诗文和沈进齐名,逐渐有了一些名望,远近有学诗者常来访问共同论诗,朱彝尊开馆授徒补贴生计。在一次诗社上朱彝尊结识了对自己诗文非常赏识的曹溶,这位重量级人物成为了朱彝尊后来一生的挚友与贵人。
曹溶为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和朱彝尊是同乡,和朱彝尊叔叔朱茂暻有同科之谊。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中国古代监察官),后来降清当了贰臣。曹溶虽然身仕二朝,却又与顾炎武、黄宗义、傅山等抗清义士或遗民交好,私底下接济帮助他们。
曹溶见朱彝尊经济宭迫,曾推荐他去广东高要县知县杨雍建府上当家教老师。一年后,曹溶调任广东布政使(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特请朱彝尊当幕僚,让他编辑《岭南诗选》。
康熙初年(1662年), 朱彝尊作诗感怀抗清志士魏耕等人而受“通海案” 牵连,曹溶从中幹旋,让朱彝尊赴永嘉(今温州)太守王世显家避祸。
康熙三年(1664年),曹溶任山西按察副使,遂让朱彝尊入自己的幕府,开始进行搜集南宋词集。由於曹溶自己本身是填词高手,喜好南宋词,又是幕主,这对往后朱彝尊词风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为了要招集人才,尤以明朝遗民,首开博学鸿词科,征举名士。所谓博学鸿词科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仅管这次考试只是写一篇《璇玑玉衡赋》以及作一首五言二十韵的“省耕”诗,许多汉族知识分子还是不愿意去考。
如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顾炎武被推举,三度致书清初贰臣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始终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清初理学名臣熊赐履邀顾炎武修《明史》,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
与朱彝尊、姜宸英被誉为“ 江南三布衣” 的严绳孙,在考试中只写一首诗,还故意写得不押韵,结果却被康熙下令破格录取。
朱彝尊则是在曹溶的影响之下,对清廷的政治态度慢慢有所转变,从最初的抗清转为接受反清复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为了生存也只能去谋个一官半职来养家糊口。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得中一等第十七名,与李因笃、严绳孙等获授翰林院“检讨”(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参与修撰《明史》。
当时一些坚守气节的人士,鄙夷出仕者的失节,作诗予以嘲讽。
“一队夷齐下首阳,几年观望好凄凉。
早知薇蕨终难饱,悔杀无端谏武王。”
典故是说周武王伐殷纣王时,贤士伯夷、叔齐曾劝谏他不可以下犯上。周王朝建立后,二人不愿归附新朝,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相传他们曾一度采摘薇菜和蕨菜维持生活,还作有《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
后人将伯夷、叔齐看作坚持气节的典范,宁死也忠於旧朝。
“可今天的‘伯夷叔齐’ 却排着队下首阳山来考试讨功名,原来你们隐居在山上并非是真的对以前的朝廷忠心而只是在观望。早知道山上的野菜那么难吃,当初又何必去进谏周武王?最终还不是来做官吗!”
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