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望悬在半空的栈道,初时心理滴沽着不知有没能力可以爬上去,即然千山万水来到此地,不上白不上,硬起头皮,还是一步一步的慢慢走上去吧!
爬梯级时,最好是别望着上面那道陡直的石梯,那会给自己的意志力打折扣,尽量只看着眼前那几级石梯,心理没有威胁,爬完几级,喘口气,再继续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然上到天桥的一端去咯!
在天桥上行走可轻松多了;天桥离山顶约200余米,下离沟底300余米,长度也有300余米。如果在阴雨季节行走天桥之上,脚下雾气蒸腾,四周云雾翻滚,岂不是有腾云驾雾之感也!
其实也是很安全的嘛!
据史考,绵山天桥是由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王-石勒所建。公元274年,身为羯族的石勒,诞生于山西榆社北,二十岁时被官府贩卖为奴,因不堪奴役,与汲桑等人起义,被官府悬赏缉拿,于是流亡绵山,聚众反抗。
绵山山势险峻,山顶有平地,满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飞泻、藤萝倒挂,轻易可藏兵力上万。石勒择据绵山,以险列寨、坚甲精兵、四面弓弩、广积粮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从公元292到308年,石勒盘踞绵山有16年之久,在晋、兖、豫、陕招兵买马,加上八方游勇纷纷投奔,队伍逐渐壮大,到晋惠帝永嘉二年,旗下兵众已达五万以上。
绵山著名景点石寨遗址,就是1700多年以前,石勒的行营所在地。石寨依山而建,前方是万丈深渊,后方是沟壑纵横,无疑是道易守却难攻的天然屏障。石勒行营前方下面的绝壁上,就是如今咱们行走的空中栈道——天桥。
经过战火以及自然风化的侵蚀,原先的栈道早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咱们走得那般舒服的天桥,是在原址上重新复建的。
本然还想在栈道上待久一点,拍多点照片,好好继续欣赏居高临下的周遭景色,可是导游已经在下面喊咱们:“快点下来咯!” 加上几位脚力欠佳的团友,已经坐在下面等了好一段时间,不好意思,唯有依依不舍,快速离开这道有如镶嵌在峭壁之上的一串项链——绵山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