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开始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千8百多年的历史。 道教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历史上,一般都以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魏晋南北朝时,早期道教经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改革,在经典、教义、戒律、仪轨,以及组织等各方面趋向完善。7世纪后,在唐、宋几代皇帝的倡导下,道教发展到一个鼎盛的时期。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是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五斗米教的经典《老子想尔注》问世,其宗教理论进入了一新阶段。《老子想尔注》是第一部用神学注解老子《道德经》,使之符合道教宗旨的学说。
12世纪以后,道教逐渐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而正一派道士一般则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有全真宫观与正一道宫观之分,而全真道宫观又有十方丛林与子孙庙之分。
道家所倡导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
老子曾讲过:“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伴。功名存于心,创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创烦恼之情增”。这就是老子对人规范的行为准则。
道教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类,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主张人类应学习好处世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忧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道教主张,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