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4日星期一

疫情下“端午节“ 所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於自然天象崇拜,实为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古时民间通常以“仲夏端午”来描述农历五月初五这个特定的节日。“端”即初的意思,每月头逢五的日子即“端五”。古代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正月建寅(意思是夏历(阴历)正月,出自《淮南子. 天文训》),二月为卯,以此类推,至五月为午。“午” 和“五” 相通,“端五”逐渐就变成“端午”了。

早自远古时代,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发展至秦汉,到了唐宋时期的端午节,已是各地风俗互相融合的结果,含有不同地区的特色。

於北方来说,五月是恶月,端午是驱邪避恶之日。因为夏天太炎热,蛇虫鼠蚁齐出肆虐,当时人民医疗条件有限,稍有受伤发炎,或饮食不当就容易生病导致生命有危险。所以五月五日最适宜“蓄采众药以蠲juan除毒气” ,恰逢五月也是药草效力最强的季节,所以五月初五就有了禳rang病躯邪,采药用药沐浴兰汤的必然习俗。

至於南方的越民族,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特色就是龙图腾祭祀和龙舟竞渡。

 在阴阳学说理论中,夏至这天阴阳发生激烈变化,把属阴的菰叶包上属阳的黍米象征着阴阳二气相互包裹没有分散,吃了它有调剂阴阳的作用。有学者考证,两大习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合流,角黍(亦即后来演变成的粽子)被纳入端午节必吃的名单中。早在人们食粽纪念屈原之前,古人就已经在夏至端午一面吃着粽子养生,一面祈祷神灵的庇佑。

近年来中国内地微信朋友圈在端午节时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据某“专家”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有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尸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自沉於汨罗江,以身殉国。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有如清明节,端午节也不能互祝快乐。经热传后,甚至传到马来西亚,许多网友纷纷仿效大陆,也认为端午节的祝福语不能用“快乐”这两个字。

可有学者作家等发微博反驳,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发文称:端午和清明不一样,端午虽然纪念屈原,但也有祛病祝吉祥、让大家快乐的意义。祝“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张颐武更举例,很多古人诗文都讲到欢喜快乐过端午。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词. 内廷:

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又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说道:在端午节“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杨利慧亦表示,端午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喝雄黄酒挂篙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驱虫祛病,其初衷即欢乐喜庆祛毒平安,并非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亦披露涉及古代敦煌端午节的民俗壁画及古文献,包括团粽相迎、献物致礼、赐扇、配挂咒符和香包丝带、登鸣沙山等民俗,不仅活动丰富,其中伴有文人雅趣,浪漫兼优雅。

大部分民俗学家皆认为,是先有节日,之后才有传说付着在节日上,以赋予节日其他意义。庆祝端午节也可以让后人顺便纪念伍子胥、曹娥和屈原这些2千多年以前的历史人物。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咱们从小就没有听说过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说法。中国许多传统的民俗大节多数都与祭祀有关,如春节、中秋节、冬至等等欢乐节日,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在史籍上古人不会说: “端午节安康”,安康一词一般用於祝福老年人的惯用语,在节日对不论男女老幼均祝安康,是不是很怪?显得不伦不类。

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介绍,端午节的起源是一个节令,纪念屈原等传说是后来才和这个传统结合起来的,追根溯源,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说“快乐”是对的。

广府文俗专家饶原生说,端午节在广府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是喜庆的,就连端午节用的纸都是红色的。在广府文化中,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成分不多,在广东,端午节敬神的对象是水中的龙,大家过端午节都是开开心心的,赛龙舟,吃龙船饭。

在这个瘟疫时期被关在家里瞎忙的日子里,在这个更需要寻找正能量以平衡苦闷的日子中,让咱们大声互祝“端午节快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