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年,马六甲王国被葡萄牙灭亡,苏丹马末沙逃亡廖内群岛,派遣其天猛公(Temenggung)代表他在大陆的领地,即如今的柔佛和新加坡地区。 1760年后,天猛公作为廖内苏丹的封臣成为了上述地区的正式统治者。1819年英国殖民官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与天猛公阿都拉曼签约在当地建立殖民据点,但是根据廖内苏丹与荷兰之间的条约,天猛公并不能代表苏丹与外国定约。1873年,天猛公阿布峇卡在英国支持下废掉了廖内苏丹东姑胡先,1885年自命为柔佛苏丹。
其实在1830年代,英殖民者在新加坡以及马来半岛搞到经济商业严重衰退,大大损害了柔佛王族的利益。眼见人口凋零,土地呈荒芜,财源匮乏之下,大约在1844年,头脑灵活的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创立了所谓的“ 港主制度” ,召引大量华人到柔佛开垦拓荒。
当一个华裔种植者选择一条河流边上的荒地时,他向统治者申请一份港契( Surat Sungai)的准证,其中包含了一大片土地的保有权,它的范围是在一条河的支流与另一条支流之间,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就是一个所谓的“港”,开港者就叫做“ 港主” ( Tuan Sungai)。港主同时也把许多中国的华人召引南来新山,大量种植甘蜜(Gambir)和黑胡椒。19世纪80年代为柔佛甘蜜种植高峰期,收成运往新加坡出口,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南来的华人把新山从一个破落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一个商镇。1870年代,柔佛共开发了29条港,10年后增多一倍,巅峰时期共有138港。成千上万的华人涌向各个港脚,挥洒着汗水把柔佛建设成马来半岛最繁荣的一州。
新山在苏丹阿布峇卡管理下迅述发展,落成了许多大型建筑物如国家回教堂,大皇宫和州务大臣官邸等等。1864年,新山华人港主黄亚福被苏丹任命建造柔佛大王宫,两年后完工。现为柔佛州皇家博物馆的Istana Besar Johor,坐落在柔佛海峡边的 Jalan Dr. Tun Ismail,俯瞰柔佛海峡,与新加坡隔岸相望。
当年新山的华人分别由潮帮(潮州)、广帮(广东)、闽帮(闽南)、客帮(客家)和琼帮(海南)五个不同籍贯的华人所组成。广东人和潮州人分居Sungai Segget 的两边,其他则散居其中。广东人多从事建筑业,与苏丹关系密切的黄亚福就是当中的佼佼者;潮州人多经营米粮生意,大部分海南人开咖啡店。
潮州港主陈旭年更加厉害,1864年,苏丹阿布峇卡把10个港交给陈旭年管理,1866年仅39岁的陈旭年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1870年受封为“华侨侨长 ”,总管华人事务。
1860年代阿布峇卡刚继任天猛公,眼看国库空虚,此时最需要的是“ 孔方兄”,吸引外资是他所关切之经济要务。阿布峇卡大为签发港契,而那些Tuan Sungai未必是住在港脚的港主,可能是住在新加坡或新山市区的商业投资者,他们可以同时拥有多张港契,当年最大的受惠者就是陈旭年。
陈旭年文化街是新山市中心的一条老街,也是当地华人早年开辟新山时最繁荣的街区。如今的陈旭年街还保有旧式建筑物,老字号如协如面包店等,还增添许多现代艺术壁画,被打造成新山旅游景点之一。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是全马华团首创的地方性历史文物馆,文物馆收藏超越300件文物,逾1000份历史文件,记载着让人们了解过去一百五十年华裔先贤在新山的奋斗历史。 坐落在新山市依布拉欣路的文物馆,原本是新山中华公会会所,2004年中华公会迁入新厦,秉持着传承当地华社及中华文化的使命,将旧会所打造成历史文物馆。经过5年筹备,终在2009年开幕,主旨为“ 保存祖先历史,留给子孙未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