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黄果树瀑布

 贵州省的别称就是“黔”,秦代的黔中部即贵州省的东北部,别称黔中,简称黔。黔中部郡境内有黔江,又称乌江。(此乌江并非霸王项羽自刎的乌江,那乌江在安徽省)

贵州是中国23个省份中,唯一的一个没有任何平原的省份,整个贵州都被大山包裹着,山山环抱,险峻无比。有称蜀道难,其实贵道更难,自古以来,这个穷乡僻壤的贵州就成了罪人“ 流放之地”。

都说上天在对人处事方面是公平的,若是祂关上了属於你的那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关键是必须付出努力。




山地之省的贵州,众多的山峦纵横交错,构成了贵州的壮丽山水,条条山脉之间,奔涌的河流穿行其中,如同华美丝绸上的丝线,将山脉和大地连接在一起。河流,不仅是贵州山水风光的一部分,更是贵州人民栖息生活的自然家园。

乌江(黔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乌江发源於乌蒙山东麓的贵州高原,其源流有南、北两源,北源六冲河,南源三岔河,两源在黔西县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

至於珠江的上游正源——南盘江,发源於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自黔西南川兴义市三江口镇跨入贵州境内。

而发源於贵州省安龙县海子乡的庙弯之白水河,又称淌淌河,是西江南盘江段左岸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即咱们要参观的黄果树大瀑布。

明朝时,朝廷开通了一条滇黔古驿道,刚好经过镇宁黄果树(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区域),成为云贵重要的交通枢纽。崇祯十年(1638年4月),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来到镇宁,被数里外大瀑布的怒吼声和磅礴的气势所震撼,当地人告诉徐霞客,瀑布上游是白水河,大瀑布就叫白水河瀑布。

位於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白水河瀑布,又为何会改称黄果树瀑布的呐?据说是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桷(jue)榕,当地口音将“桷” 读成了“ 果”,久而久之,这个音译版本反而被流传开来,“白水河瀑布” 变成了众人口中的“黄果树瀑布”了。

“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一溪悬捣,万练飞空”、“ 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感慨万千的徐霞客,挥毫泼墨,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描述得惟妙惟肖。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成因上溯至2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Middle Triassic),那时黄果树一带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白水河先是形成了一个喀斯特侵蚀裂点型的落水洞型瀑布,后来随着河流侵蚀、溶蚀、侧蚀作用,在地壳间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后期温湿气候中,水动力逐渐加大等因素影响下,落水洞的洞顶逐步坍塌,经历了几十万年历史的黄果树瀑布终於呈现。


黄果树瀑布有大水、中水、小水之分,常年流量为20立方米/秒。进入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6月开始,黄果树大瀑布正式进入汛期,瀑水造势浩大。受到连续降水及上游洪水的影响,黄果树瀑布最大洪峰流量曾经达到383立方米/秒,相当於每秒有383吨水从大瀑布顶部跌落犀牛潭,声如奔雷,气势恢宏。



黄果树大瀑布下的深潭叫做犀牛潭,奔腾的河水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飞流直泻,漫天水雾经过阳光折射,形成“ 长虹飞瀑” 的美景。前人曾说:“ 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瀑布衬之”,故题:“ 雪映川霞”。


咱们在上午参观位於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的陡坡塘景区,内有一座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



下午则乘亚洲最大的野外观光电动扶梯,下到谷底去参观黄果树大瀑布。观光电动扶梯於2004年4月正式启用,非常先进,扶梯分上下两道,总长170米,提升高度80余米,为游客提供最快捷、方便安全又舒适的游览服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