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

骆宾王(1)

 

唐代有四名文学家王勃、杨炯(jiong)、卢照邻和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文虽然未脱齐梁以来之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了文学风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在初唐四杰中, 骆宾王诗作最多,尤以擅长七言歌行,其代表作《帝京篇》就是初唐罕有的长篇,为当时之绝唱。诗人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层出,形式非常灵活。

 继骆宾王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时期的李颀(qi)、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谷、韦庄,以至清代的吴梅村等人的长篇歌行,都可以说是依据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是浙江义乌人, 可别以为骆宾王是什么王爷,据说他的名(宾王)和字(观光)是来自於《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的父亲在青州博昌县当县令,不幸死於任内,骆宾王和家人流离失所,搬了好几个地方,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早年岁月。

七岁那年,有客人上门,看见虎头虎脑的骆宾王,想逗逗这个小孩。当时人们喜欢把鹅当宠物养,客人指着骆宾王家里的白鹅,叫他作首诗。自小聪慧的骆宾王,稍加思索,张口即成千古名篇,那就是今天中国小学生的必读 作品——《咏鹅 》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神童骆宾王长大后依然才气逼人,兼一身侠骨,爱打包不平。

话说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四川做一个小小的新都尉,结识了一名女子郭氏,两人相处如胶似漆。后来郭氏怀孕,卢照邻暂别郭氏奔赴洛阳准备重新找一份更好的差使,挣多点钱再来接郭氏团聚。郭氏生下孩子后不幸夭折,而卢照邻却是音讯全无,郭氏四处打听卢照邻的消息,偶遇骆宾王,骆宾王曾在四川与卢照邻往还唱酬,得知郭氏情况,正义感爆棚,出手就是一首长诗《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

归云已落涪(fu)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chan)。

~~~~~~~~~~~~~~~~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

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把个卢照邻骂到够够力,不过大概卢照邻没有机会读到,因为他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因文字狱坐牢,出狱后染风疾生大病,又赶上父丧,病情加重,行动不便。患病日久,卢照邻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颖(ying)水(沙颖河,淮河最大支流)而死,年仅四十来岁。

还有一次,京城有个名头很响还有很多粉丝叫李荣的道士,他和一个叫王灵妃的女道士偷尝禁果后不辞而别,骆宾王知道后又来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代女道士灵妃赠道士李荣》,指名道姓,就是要让那些负心汉红透透!

“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只应直取桂轮飞。”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他写给妻子的悼亡词《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就是借用了骆宾王这首长诗中的这一句。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被调入朝廷当侍御史,唐高宗李治病重,武则天开始为女皇之路做准备,布局朝中势力,血洗李唐一脉,排除老臣和异己。这时的骆宾王要管更大的事,他多次上疏讽刺武则天,结果是被贬官,遭到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在狱中写了《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个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能忍受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着我一头斑斑白发,无尽止的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翅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掩没了它的鸣唱。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这首诗前面有一段序,是一篇简短精美的骈(pian)文,《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yuan)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nang)时,将虫响悲于前听?~~~~~~~~~~~~~~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衰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以晋代殷仲文仕途的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ling yu)的痛苦和期盼获得明察的心愿。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音,凄切悲凉比以往更甚。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 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触景生情,感受很深 ,写成一诗,赠予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如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