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星期日

“梅毒”和欧洲艺术家(1)

 

15世纪末,欧洲出现一种怪病,历史上【梅毒】第一次被人所记录是在1494 - 1495年的那不勒斯王国(Naples)。

话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对岛上土著烧杀抢掠奸淫,甚至被贩卖到欧洲为奴当娼。1493年,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带着满满一舰队的丰富收获回到葡萄牙里斯本,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舰队和船员同时也把一种病毒带回到欧洲大陆。

两年后,查理八世带着庞大的法国军队远征Naples,打赢的法国兵在城中开始烧杀掠夺,很多士兵们突然身上起疹子长出脓疱,接着溃烂甚至发出恶臭,搞到整个军营简直哀鸿遍野。法国人指责这一定是那不勒斯人传播出来的瘟疫,这天杀的“那不勒斯病” !!!

那不勒斯人本来就恨法国佬侵占了他们的家园,就是你这群土匪来传播瘟疫的,所以这长脓疱靡烂恶臭的怪病应该叫做“法国病”。

法国兵军心涣散,查理八世赶紧逃离那不勒斯,由他统领的那群来自波兰、英国、匈牙利、瑞士、德国的雇佣兵也各回各家,顺便把病毒带回各自的家乡,在欧洲四处传播,遍地开花。欧洲各国都认为怪病传之邻国,於是把梅毒安上了厌恶对象的地域名。

譬如在意大利,波兰和德国,梅毒被称作“法国病” ,那是法国参加雇佣军的人带回来的。俄国人叫它“波兰病”;波兰人说这怪病就是“德国病” 。在丹麦、葡萄牙和北非,人们统称其为“西班牙病”,因为刚赢得独立战争的荷兰人,大都是新教徒,他们认为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西班牙天主教徒,都是没道德不洁的,染上怪病是因为受了上帝的惩罚。

如此这般,信奉真主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亦把梅毒叫做“基督徒病”了。

欧洲病毒甚至搭上另一个探险航海大王达伽马(Vasco da Gama)的船,上岸印度,接着在亚洲大陆肆意传播。北部的穆斯林说这是“印度教病”,印度教徒当然反驳这都是穆斯林所干的“好事”。

1521年,意大利医师兼诗人Girolamo Fracastoro 写了一篇著名的拉丁文长诗【Syphilis sive de morbo Gallico】,共三册(1530年发表)。诗篇描述一个叫做Syphilis 的年轻牧羊人,被太阳神阿波罗以疾病陷害的故事。在诗文中,他详述病症及如何造成牧羊人全身溃烂的状况。这首流行诗主角Syphillis的名字,后来也成为了梅毒的正式英文名称。

美国学者Deborah Hayden 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系授课,她亦是一名杰出的传记侦探,喜欢钻研被人遗忘的档案信件报导以及最新资料,在《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谜》(Pox: Genius, Madness, and the Mysteries of Syphilis)一书中,讲述了梅毒发展史,还混杂了许多名人轶事,医学的发展和伦理,西方社会的民间医药以及炼金术士等等。Deborah 更大胆提出,音乐家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画家梵谷、高更、马奈等,甚至哲学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文学家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王尔德( Oscar Wilde) 、乔伊斯 (James  Joyce) 以及林肯、希特勒等都是梅毒患者。

1520年,梅毒绕了半个地球,终於到达亚欧大陆的尽头:中国和日本。刻薄的萝卜头叫它“ 中国溃疡” ,由於它是从印度传入广东岭南一带,最初中国人把这病叫做“ 广东疮” ,往后鉴於患者病发后脓疱溃烂的皮肤伤口似梅花,故有“ 梅毒” 之称。

1575年李木延在《医学入门》中谈到此病:“ 杨梅疮-----俗呼名不一,有呼杨梅为天疱者,有呼杨梅为大麻风者,以理推之-----形如鼓钉、黄豆者属脾,多生满面,谓之大风痘;------形如鱼疮,内多白水,按之不紧者,谓之天疱疮,乃此类轻者。 ”

18世纪,工业革命的钟声逐渐敲响,农业和手工业依然兴盛,由於顾佣关系的存在,钱财大部分流入资本家的口袋中。这种社会现象所导致的阶级分化,使得贫穷成为卖淫的主要原因。



18世纪英国艺术家William Hogarth 的一系列共八幅画作【A Rake's Progress】中,有一幅油画生动的展示了当时的著名妓院 Rose Tavern 的情景。嫖客妓女在举行派对,右边两个妓女正在盗取嫖客的手表,画面前方的妓女在脱裤袜和鞋子。

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回答“ 艺术是什么” 这个问题时,只用了一个词语:Prostitution(卖淫)。

波德莱尔於1857年发表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内容以颓废和性为主题。

1842年4月,波德莱尔继承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结交巴黎文人艺术家,拼命写作,长期纵欲、酗酒,华服美女鸦片迷药在他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苍白的色彩。1862年,波德莱尔梅毒首次发病,三年后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昏厥,自此失语半身不遂,回巴黎后住进疗养院,翌年病逝,得年46岁。

(待续)



2023年4月30日星期日

天价艺术品(梵谷可知否?)

 


梵谷基本上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可以说他改变了后印象派的面貌。作为一名穷困潦倒却技艺高超的画家,作画是他情绪宣泄的惟一途径,尤其是在与抑郁作斗争时。在他1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梵谷画了2千多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大约900幅油画,1千1百张素描,1百多幅水彩画,然而,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

The Red Vineyards at Arles 《红色葡萄园》1888年

1890年1月,在布鲁塞尔的群展上,梵谷友人比利时画家Eugene Boch的姐姐Anna Boch ,以400法郎买了梵谷的《红色葡萄园》。梵谷经常与其他艺术家交换作品,通常是为了换取食物和绘画用品。

梵谷出生於1853年,1881年开始艺术生涯,入行太晚,最初的画作连自己的弟弟Theo都说,颜色全是灰不溜秋的,那有人会喜欢!?

直到1886年中,作者有如突然开窍,鲜艳大胆的梵谷色彩骤然出现,可惜在1890年,梵谷的生命就画上了句号。

有人说“艺术是一种智慧财产权” ,有的画家活着时便名利双收,有些则好像梵谷和高更这类生前穷困潦倒,贫病交逼的艺术家,死后才成名。

梵谷死后又是如何成名呢?应该说主要推手就是他有个极具行销天赋的弟媳Johanna。梵谷的弟弟Theo在梵谷去世大约半年后也相继病逝,Johanna为梵谷的遗作办个展,将梵谷的信件集结成书,叙述每幅油画背后的故事,可见“卖故事” 这种行销手法,在百多年前就是挺管用的。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一片繁荣,日本人的购买力居冠全世界,除了大量购买奢侈品,更在国外大规模搜购房产土地工厂,几乎要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如此背景下,收藏西方名画成为日本人流行兼显摆身份的象征,80、90年代是欧洲画商们最难忘的时代,全世界的印象派画有40%的买主皆为日本人。

《向日葵》(F457)第四版复制品(黄绿色背景)布面油画

1987年日本安田保险公司以58亿日元,相等於3千9百万美元的价格标得梵谷之《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开创了梵谷作品价格的纪录,甚至让好些对美术没兴趣者也认识了梵谷的《向日葵》系列。此画后来有了许多怀疑是膺品的争议,都认为那是Emile Schuffenecker (1851-1934,为法国后印象派艺术家、画家、美术教师和艺术收藏家,身为高更的朋友,也是梵谷作品的首批收藏家之一)的仿作,目前收藏在日本东京西新宿的【损保日本兴亚东乡青儿美术馆】。

《鸢(yuan)尾花》(Irises)1889年5月

1987年,《鸢尾花》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画作,当时澳洲富商Allan Bond 以5千3百90万美元的价格标下《鸢尾花》,不过Allan Bond没足够的钱支付,还因诈骗欠债破产入狱,最终《鸢尾花》於1990年被洛杉机的 J.Paul Getty Museum收购。

《嘉舍医师的画像》1890年

1990年5月,Dr Gachet 的画像被日本人齐藤了英以8千2百50万美元竞得,齐藤死后画又转卖给苏富比拍卖行。目前收藏在巴黎奥塞美术馆的是第二个版本,是嘉舍后人送给法国政府的。

《田野里犁地的农夫》(1889年9月作)

2017年11月13日晚,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拍”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卖出68件包括莫奈、爱德华维亚尔、梵谷、毕加索、马格里特等20世纪重要艺术家作品,总额达到4.79亿美元,12件作品成交价过千万美元。当晚,Nancy Lee and Perry R. Bass 所收藏的梵谷《田野里犁地的农夫》以8千1百31万美元被亚洲买家竞得。

《蒙马特街景》(1887年)

2021年3月25日,苏富比拍卖行在巴黎以价格1千3百零9万欧元拍出《蒙马特街景》,据说此画一直被某个家族收藏了超过一个世纪之久。


《The Yellow House》(1888年)

艺术品无疑是现在许多人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尤以美术史上的历史名作,价格被炒到令人咋舌。

因为艺术品的价值认定是没有权威机构也没有估价标准,可以轻易炒成天价,加上艺术品交易不透明,这些特点让艺术品成为了最便利的洗钱工具之一。

说起1MDB贪污丑闻,一马公司透过高盛集团在2013年3月发行的30亿美元债卷中,有12亿6千万美元被转移到Tanore 金融机构在新加坡一银行账户,涉及者为刘特佐与其生意伙伴等。然后这群家伙立即四处收购一系列名画,豪砸至少2亿3千5百82万美元。2013年11月5日,Tanore 在“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 拍卖中,以5百48万5千美元,竞得梵谷的《La maison de Vincent a Arles》(Yellow House)。

艺术品拍卖背后进行的洗钱手法通常有几种:

一是黑钱洗白,譬如A需要把数亿元黑金变成合法,A就在市场上以10万元每张的价格购入艺术家B的作品,再将这批画炒成天价,然后拿去拍卖,通过洗钱组织在不同的拍卖场安排不同的人用1千万元甚至更高的天价拍走,钱由A的黑金支付,如此黑钱就以艺术投资的名义被洗白了。

二是贪污式洗钱,假设A手中可以操控1亿元公有资产,就可以成立艺术投资机构或美术馆之类。接着A就找到B联手做局,把B送拍的价值1千万元的艺术品炒到1亿元,多出来的9千万元就可以化公为私,由A和B分赃。

《San Giorgio Maggiore at Dusk 》Claude Monet

2013年12月16日,刘特佐从Tanore 资金中以3千5百万美元,从SNS Fine Arts 手中购得莫纳的画作《Saint-Georges Majeur》。

2014年6月23日,刘特佐以3千3百82万9千5百英镑向苏富比买下莫纳的《Nympheas avec Reflets de Hautes Herbes》。

2015年2月,肥刘在英国伦敦把德国画家 Gerhard  Richter的作品卖给对冲基金大亨Ken Griffin ,价格为3千零40万英镑。

同年5月在纽约出售美国抽象派画家Mark Rothko 画作,售价4千6百50万美元。

2016年10月在伦敦卖出意大利画家Lucio Fontana 画作,得1千5百90万英镑。肥刘用五鬼搬运法利用助手陈某从新加坡Tanore 银行账户把从1MDB偷来的钱变来变去,陈某甚至买了名画以Tanore 金融机构名义送给肥刘。

俺在想,假如梵谷泉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把肥刘的肥耳也割掉一块呢???

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

梵谷画作重现 (5)

 


高更生性自大,而梵谷则非常希望他所景仰的高更能够平等的对待自己,在此情况下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多次吵架,加上Theo 还欠下高更一笔钱,导致误会更深,高更以为梵谷兄弟有心骗他的钱。

梵谷越来越担心会被高更“ 抛弃” ,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逐渐引致爆炸点。根据高更的回忆:随后几天下大雨不能外出,两人被逼长时间逗留在黄房子里,雨停后高更出去散步,梵谷亦步亦趋紧跟在后。

1888年12月23日晚上两人发生争执后,梵谷回到房间,耳里一直旋绕着很多不同的躁音,情绪崩溃之际,抓起剃刀就把左耳割下。梵谷自己把严重出血的伤口随便包扎,然后用纸包住切下的耳朵,带去他和高更经常光顾的妓院里把包裹交给一个女人。(后经证实,梵谷把断耳交给了一名17岁在妓院的清洁女工名叫Gabrielle,Gabrielle活到80岁,1952年在Arles 去世。)

 第二天早上,警察发现了昏迷的梵谷遂把他送去医院。虽然割下的耳朵也被送往医院,不过治疗梵谷的实习医生却没有尝试把断耳给病人缝回去,也许他认为接驳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

医院对梵谷的精神状况诊断为“急性躁狂兼精神错乱”,於是警方下令把他送入医院治疗。高更通知了Theo,刚刚求婚成功的Theo连夜赶往Arles,在圣诞节抵达,安慰了半清醒的梵谷,当天晚上即匆忙赶回巴黎。最初几天,梵谷多次要求见高更,高更对负责此事的警察说:“ 请好好对待这病人,如果他要见我,就告诉他我已经回去巴黎。” 随后高更头也不回马上离开了Arles。

1889年1月7日,病况稍微好转的梵谷回到了Yellow House,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在医院和家中轮流度过。3月,30个镇民联署之下,警察把镇民眼中这个“ 红头发的疯子”强行安置在医院接受治疗。Paul Signac 来看望过梵谷两次,4月梵谷住进Dr. Felix Rey 家里,两个月后,他离开Arles,自愿进入Saint-Remy-de-Provence的一家精神病院。

梵谷写道:“ Sometimes moods of indescribable anguish, sometimes moments when the veil of time and fatality of circumstances seemed to be torn apart for an instant.” 


Portrait of Doctor Felix Rey (1889)

Dr. Felix Rey 就是梵谷割耳入院后当时帮他治疗的那位实习医生,在医院里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为了感谢医生的照顾还邀他去家里住了两个月,梵谷为Dr. Rey画了一幅肖像画。可是当Dr. Ray看到整幅画在刺眼的绿色背景上呈现出炽热的红色,简直把他吓坏了,他认为那是梵谷在精神不正常下的画作。因为Felix Rey不喜欢,他的母亲废物利用拿去修补鸡笼的洞。1901年艺术家查尔斯卡莫在Rey的后院发现了这幅画,要求购买,Rey半卖半送把画给了卡莫。2016年,《Portrait of Doctor Felix Rey》价值已超过了5千万美元,此画现藏於莫斯科的Pushkin Museum of Fine Arts。

Saint-Paul Asylum, Saint- Remy (1889)

1889年5月8日,梵谷在牧师 Frederic Salles的陪同下住进了Saint-Paul Asylum,Saint-Remy。这段时期的作品主题集中在精神病院和周边的景色,如著名的《星夜》。

The Starry Night (1889 June),现存纽约The Meuseum of Modern Art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医生允许梵谷白天出外写生,在梵谷的眼里,天空中的星云在飞卷舞动, 巨大的柏树如一团黑色的火舌争扎着直插云端,传达着作者内心的忧郁和痛苦。


Paul Gachet (1890 年6月) 

1890年5月梵谷离开圣雷米病院,搬到巴黎郊区北部村庄Auvers-sur-Oise接受Dr Paul Gachet 的治疗,这里比较靠近弟弟Theo。Gachet也是一名业余画家,曾治疗过几名艺术家,丹麦裔法国印象派画家Camille Pissarro 把他推荐给梵谷。

《嘉舍医师的画像》亦为梵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画作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转转折折下於1990年5月15日以8250万美金拍卖给日本人齐藤了英(Ryoei Saito),齐藤死后,画再转卖给了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Paul Gachet自己拥有第二个版本,他的后人把画送给法国政府,目前收藏在巴黎美术馆The Musee d'Orsay 。

The Church at Auvers (1890 年6月) 《奥维尔教堂》

精神上的病痛使梵谷感到恐惧无助,画中,天空的云凝结不动,地面上扭曲变形的古老教堂,画家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画出绿色的地和黄色的路,如同大海的波涛汹涌起伏,这一切反映了梵谷那颗不平静痛苦不堪的心灵和扭曲即将崩溃的世界。

Wheatfield with Craws 《麦田群鸦》(1890年7月)现藏於Van Gogh Museum

梵谷前往奥维尔小镇前,先去巴黎见了弟弟一家三口,弟弟3个月大的儿子生病,让一家人身心俱疲,Theo 经营了16年的画廊很可能因为亏本而倒闭,梵谷心事重重回到奥维尔小镇。

虽然身处自己喜爱的农村,又有Dr Gachet 的照顾和支持,但梵谷昔日作画的热忱似乎“已经燃成灰烬”。想到自己一直以来带给弟弟经济上的负担,想到Theo家里堆满那些卖不出去的画作,心情非常烦躁。7月某一天,梵谷在焦虑无助的情绪垄罩下,走到麦田,用厚实的颜料铺垫,完成了《麦田群鸦》。

湛蓝的天空风起云涌,与翻滚的金色麦田成强烈对比,一群黑色的乌鸦骤然飞起,抑郁、焦虑、抵抗,剧烈的不安和激昂的情绪在画中尽显无遗。

7月27日,梵谷在麦田中对自己开了枪,子弹击中一根肋骨,穿过胸膛,梵谷还能走回住处,他找了两名医生处理伤势,因无外科医生在场,子弹无法取出。梵谷在29日凌晨因伤口感染去世,留给弟弟的遗言是:“This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

梵谷画作重现(4)

 1887年11月,梵谷和弟弟Theo结识了刚到巴黎的高更(Paul Gauguin) ,年底,梵谷在Avenue de Clichy 43号的Grand-Bouillon Restaurant du Chalet 与 Emile Bernard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和作家)、Louis Emile Anquetin (法国画家),还有Toulouse-Lautree(法国画家、版画家、绘图员、漫画家、插画家)一起办了一场当时超越巴黎任何其他活动的画展。Emile Bernard 和 Anquetin 首次卖出了自己的作品,梵谷和高更则互相交换画作。当时画坛著名大师Jacob Abraham Camille Pissaro (丹麦-法国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和 Lucien Pissaro (法国风景画家、版画家、木雕师、设计师和精品书藉印刷商)父子二人,还有新印象派艺术家 Georges Seurat 与 Paul Signac 均有出席此次的画展。 1888年2月, 画了200多幅有关巴黎的作品后,梵谷厌倦了巴黎的生活,离去前,他和弟弟一起去Seurat的工作室与其道别。

因为酗酒抽烟导致咳嗽生病,梵谷在1888年2月去了法国南部的Arles 休养。在Arles期间也是梵谷作品盛产的一段时期,他完成了200幅画作,100多幅素描和水彩画。梵谷被当地亮丽的乡村田野所吸引,这时期的作品充满了黄色、群青(Ultramarine-一种蓝色颜料)和淡紫色,包括麦田、收割农作物、一般乡村地标建筑物等。

La maison de La Crau  (The Old Mill 老磨坊) 1888 

The Yellow House (1888)

Bed Room in Arles (1888)

Theo 鼓励高更去陪梵谷同住一段时期,高更同意了,梵谷租下黄屋,买两张新床 。梵谷在9月先搬进去,高更在10月底迁入。为了欢迎高更的到来,梵谷在一周内画了4个版本的向日葵。







两人又一起去Alyscamps (大古罗马墓地之一),把那里作为他们远行绘画的第一个地点。12月前往法国南部的Montpellier 的Museum Fabre 参观Courbet (法国著名画家,现实主义画派的创始人)和 Delacroix(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的作品。


Falling Autumn Leaves ( Vincent van Gogh )1888


Les Alyscamps ( Paul Gauguin) 1888 

(待续)



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梵谷画作重现(3)

 1886年3月梵谷去巴黎住在弟弟Theo 位於Montmartre 的公寓,接着跟随 Fernand Cormon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教授)学习,6月他们租了间比较大的公寓。在巴黎,梵谷的作品包括友人的画像、静物、巴黎街景,以及记忆中的西恩。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

梵谷创作於1886年的风车磨坊画,Moulin de la Galette 位於梵谷和Theo 在Montmartre 的公寓附近。


(Agostina Segatori Sitting in the Cafe du Tambourin)1887年

Cafe du Tambourin 的老板娘叫做Agostina Segatori,可能梵谷隐约(不知觉)把对西恩的记忆也画进这个人物,这里也是巴黎艺术家的聚集地,亦为画作展出的地方。

1887年梵谷每星期会定时在咖啡馆用餐好几回,没钱付餐费时就以画作暂代付款,老板娘把那些画全挂上装饰餐厅,梵谷还在咖啡馆办过一场日本版画特别展。梵谷爱上了比他年长12岁的 Agostina ,Agostina曾经当过Manet、 Corot以及其他艺术家的模特,她用赚来的钱开了一家咖啡馆,艺术家们都喜欢上那里的气氛。可惜后来经济陷入困境,咖啡馆倒闭,Agostina负债累累兼病倒。咖啡馆和梵谷的作品被债权人没收,画作被当废料出售,每批10幅,价格每捆1法郎甚至更低。由於咖啡馆的破产,梵谷失去了主要是花卉和静物的画作,连画框都全被没收。 


过去眼里仅有荷兰美术大师们的梵谷,来到巴黎后,接触增广,视野骤然大开,受到印象派(Impressionism)、象征派(Symbolism)、点画派(Pointilism)以及日本版画的影响。

他的朋友圈包括 Camille Pissarro (Danish-French Impressionist and Neo-Impressionist painter 丹麦-法国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Henri Toulouse-Lautrec (法国画家、版画家、绘图员、漫画家和插画家)、Paul Gauguin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Post Impressionist artist,高更也是直到死后才受到重视)、Emile Bernard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和作家)等等。


Seascape at Saintes-Maries (1888)

梵谷去画廊Delareybarette 参观过Adolphe Monticelli (印象派之前的一代法国画家)绘制的肖像画后,开始在调色盘中添加更明亮的颜料,笔触变得更大胆豪放,后来还收藏了Monticelli的几幅作品。

The Courtesan (after Eisen) 1887, by Vincent van Gogh

早在比利时的Antwerp,梵谷曾把浮世绘画装饰自己的画室。他前后搜集上百件此类画作,在自己的许多作品里运用了这种风格。

1886年,日本画家溪斋英泉(Keisai Eisen)的版画出现在5月巴黎《Illustre》杂志封面上,激发了梵谷的创作灵感,完成了仿作《花魁(仿英泉)》。梵谷复制并放大了图像,配上明亮的黄色背景以及色彩缤纷的和服,受其他日本版画的影响,他添加了竹子和睡莲的“水景” ,至於加上青蛙与鹤,远处的船装饰着边界,那是19世纪法国暗示“妓女”的术语。




(待续)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梵谷画作重现 (2)

 梵谷接受弟弟Theo 的鼓励,於1880年底前往 Brussels 跟随老师Willem Roelofs 学画。向来抗拒学院式艺术的梵谷,这次却肯听老师的建议,报读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解剖学和透视等基础绘画知识。


《埃滕花园的记忆》Memory of the Garden at Etten ( Ladies of Arles) (1888年11月梵谷在法国 阿尔勒--Arles完成的一副油画) 

1881年4月梵谷回到埃滕 (Etten) 父母家中开始把邻居当模特练习画画,遇上比自己年长7岁刚丧夫还带个8岁儿子的表姐来访 ,梵谷竟然爱上了表姐,邀请表姐跟儿子到埃滕花园同住。在花园散步时还向人家求婚,结果是遭到拒绝,表姐告诉梵谷“ nooit, neen, nimmer” (不,永远没有可能);多年后梵谷据此绘制了《埃滕花园的记忆》 。


Rooftops, View from the Atelier The Hague (1882 )

不久表姐回去阿姆斯特丹,梵谷则前往海牙(Hague)卖画, 见到画家表兄安东莫夫(Anton Mauve),莫夫对他的造访表示欢迎,还建议梵谷练习炭笔和粉彩画。

 梵谷对表姐依然存有幻想,可表姐已下定决心不再和他见面,表姐父母说梵谷的执着实在“令人恶心” ( persistence is disgusting),绝望中,梵谷在左手上写下“ Let me see her for as long as I can keep my hand in the flame” ,然后把手放在灯火上烤。幸亏被叔叔发现把火弄熄救下梵谷,表姐的父亲向梵谷坦言,他连自己都养不起,所以他和表姐是绝对没可能在一起的。 

父亲提议梵谷进教会工作,此时梵谷对绘画更感兴趣,离家去海牙找表兄Mauve,Mauve 出钱帮他成立一间绘画工作室。一个月后,和表兄莫夫闹翻,起因是莫夫要他照着石膏模型练习,梵谷则坚持雇用真人模特。其实在1882年3月莫夫已开始讨厌梵谷,原因是他发现梵谷和一个酗酒的妓女在一起。

1882年1月底,梵谷认识了名叫西恩的妓女,那时西恩已怀孕还带着一名5岁的女儿。1882年6月梵谷患淋病入院治疗3个星期,不久他绘制了生平第一幅油画。 梵谷的父亲强令儿子离开西恩,1883年秋季,梵谷离开西恩和她的两个孩子,贫困逼使西恩重操旧业, 后於1904年投水自尽。


Weaver Facing Left with Spinning Wheel  (1884)

Woman Sewing ( Watercolor)

The Parsonage Garden at Nueuen (1884 )

1883年底至1885年,梵谷在荷兰北部小镇Nuenen埋首於绘画中,以织布者和村舍为主题。1884年秋季,比梵谷年长10岁的邻居女儿Margot Begemann 一直陪伴着梵谷作画,两人爱上了对方,还决定结婚。偏遭双方家人反对,Margot服毒自杀,梵谷把她送医院救回,1885年3月梵谷的父亲心臓病去世。

1885年初,巴黎有画商对梵谷的作品产生兴趣,弟弟Theo 问哥哥有那些作品可供参展。梵谷选了他的第一幅主要作品《The Potato Eaters》和几幅农民肖像参展,但是没一幅卖得出去。梵谷埋怨弟弟没有努力推销,Theo则认为梵谷的作品色彩都太过深沉灰暗。同年9月,一名年轻农家模特儿怀了身孕,梵谷被指控与此事扯上了关系,天主教村神父下令禁止村民为梵谷当模特。


Still Life with Straw Hat (1855)

Bottles and Clogs (1885)

梵谷在Nueuen 的两年间,创作超过200幅油画,其中有著名的静物画《草帽与烟斗》以及《木屐和罐子》。

1885年11月,梵谷移居Antwerp在一家油漆店楼上租房。穷困潦倒的梵谷,仅靠弟弟寄来的钱维持生活,除了购买绘画用品,剩余的每天只能吃面包喝咖啡和买烟。1886年2月在书信中告诉弟弟,自去年5月以来只吃过6顿热饭,牙齿开始又松又痛。

在Antwerp期间,梵谷专心研究色彩理论,到博物馆去看Peter Paul Rubens (巴洛克画派Flemish Baroque早期的代表人物) 的作品,逐渐拓宽了视野,在调色板上添加了许多色彩包括胭脂红、钴蓝和翡翠绿。梵谷在码头区买了日本浮世绘木刻,往后把此类风格原素融入到他的一些画作背景中。梵谷对酒精的依赖越加严重,1886年2至3月多次入院治疗梅毒。

梵谷在1886年1月考进Antwerp 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和素描,可不久,梵谷和校长(油画指导老师)以及素描老师皆闹得很不愉快。当素描老师Eugene Siberdt 要求梵谷照着米罗的维纳斯来画,梵谷却画出一个断臂无头的Flemish农村妇人裸体素描。Siberdt 认为这个学生简直是有意和自己作对, 用蜡笔大力给他修改,把画纸都扯破了。 梵谷生气对老师大吼:“You clearly do not know what a young woman is like. God damn it! A woman must have hips, buttocks, a pelvis in which she can carry a baby! ”

这是梵谷在学院上的最后一堂课,虽然学院保留他的学位但需重修一年,梵谷无视一切直奔巴黎。 


Torso of Venus (1886)



Venus De Milo Statue Marble Sculpture Clip Art 

(待续)


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

梵谷画作重现 (1)

 


多年前,孩子到阿姆斯特丹出差,买了一个眼镜盒给俺,拿出来一看,哎哟喂,那是梵谷的向日葵啊!

印象中,(Vincent van Gogh)梵谷就是那位把自己耳朵割掉,画向日葵和星夜著名却过了短短悲惨一生的可怜画家。

新年期间,孩子又带俺们去看了一场《再见梵谷--光影体验展》。那是透过从地面高至天花板的巨幕投影将作品重现,搭配光影以及影院级的环绕声效,用别具一格的方式重新体验梵谷的画作。

1853年3月,梵谷出生在荷兰一个叫做Zundert村落的新教牧师家庭,他的生日即是他那刚出世便夭折的长兄的忌日。小时的梵谷在家里接受母亲和家庭教师辅导学习,可以说母亲同时也培养了他的绘画兴趣。梵谷自小性格孤僻,1859年在Zundert 的公立学校念书,小学生在那里可能是被霸凌,搞到很不开心,两年后就退学了。1864年2月,父亲生日时梵谷画了一幅素描《毂仓与农舍》。

1864年父母把他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偏又遭受排挤而要求打道回府。1866年进Tilburg 一间中学就读,虽然美术老师是巴黎来的有名艺术家,可梵谷就是不认同老师的教学方法,1868年3月,孤僻少年又辍学回家了。梵谷形容自己的童年生活:“ austere and cold, and sterile” (那简直是一段艰难冷冰冰枯燥无味了无新意的痛苦童年岁月)。

梵谷有3名当艺术品商人的叔叔,干得挺成功,1869年7月,伯父把16岁的梵谷带去海牙艺术品分店--Goupils & Cie 实习,然后调往英国分店工作。梵谷对欧洲艺术有相当渊博的理解,赢得同事们的敬佩,工作也顺利,20岁时领的工资还多过自己的老爸,弟妹们说这是梵谷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梵谷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偏偏人家不喜欢他,还跟另一房客订婚。偏激的年轻人经不起打击,突然变得对艺术商业化非常厌恶,转而对宗教充满激情。1875年梵谷被调回巴黎,一年后被公司辞退。(也有传说在海牙工作时,担任要职的叔叔生病,梵谷的上司趁机对他打压,还突然把他调去伦敦分行。)

1876年4月,梵谷返回英格兰,在一间学校当代课老师,后转当牧师助手。同年家人迁住荷兰另一市镇 ,圣诞节时梵谷回家住了6个月,在一家书店打打工,大部分时间花在把圣经翻译成英、法、德文上,此时的梵谷彻底陷入宗教狂热中。

1877年梵谷来到阿姆斯特丹叔叔的家,希望也是神学家的叔叔可以为梵谷指引方向。梵谷准备入读阿姆斯特丹大学神学系,积极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可惜入学考试不及格,1978年7月去了另一所传教士培训学校上了3个月课程,结果还是考不上。

1879年1月,梵谷在比利时南部小村Petit Wasmes 做传教工作。梵谷把租来的屋子让给流浪汉,自己住进贫民窟,睡在草堆上,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矿工同在,每天从头到脚布满煤灰。矿区发生事故,梵谷竭尽心力为矿工效劳,甚至把身上的衣物都撕下当绷带用。

福音布道委员会成员对梵谷这种极端强烈的宗教情感与悲天悯人的性格有所批评,认为他不适合当传教士,传教士的任务是引导矿工认识上帝,而不是成为矿工的一分子。更何况梵谷一身邋遢不成人样的外表,会使人对信仰上帝的意愿大打折扣,结果是梵谷被踢出教会,但他依然坚持在没有支薪的情况下与矿工们同在。


2015年还原的屋内摆设


后来梵谷又去了 比利时的Cuesmes ,当时梵谷住进了在Cuesmes一名矿工的房子,如今成了博物馆叫做Maison Van Gogh。这期间梵谷写信给弟弟Theo,说他要好好思考未来的人生目标。矿工们的生活启发了他作画的热忱,1880年开始,梵谷非常认真的要把周围的环境都画下来。



(The Potato Eaters 吃马铃薯的人) 1885年创作的油画

(待续)